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CropScenceRice.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 Crop Science (Rice) 制作人:田小海 2010年10月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稻生产的意义、效益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三、我国的水稻分区 四、稻田耕作制度 五、稻作科学的发展 六、水稻的特点 意义与效益 意义与效益 2 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 大米 米粉 白酒 点心(仙贝) 意义与效益 3、 稻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 4、稻作区的文化特征及其对文明的影响 6、营养丰富 与其它粮食相比,稻米所含粗纤维最少,淀粉粒特小,易于消化。 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适于人体的需要。 蛋白质中较氨基酸平衡 米糠是家畜的精饲料,在酿酒及医学、化工上用途很广。稻草不仅可造纸、编织草袋和绳索等,还是一种很好的硅酸肥和有机肥。 水稻生产概况 水稻生产概况 单产由50年前的不足2t/ha,增加到现在的超过6t/ha。 近10年来种植面积变化较大,由1996年的近3200万ha,减少到2003年近2700万ha。总产由1996的近2亿t,减到2003年1.6亿t。 从2004年起,由于农业政策的变化,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和总产得到扭转。 单产近10年没有明显大的提高,基本稳定在6.20 t/ha。 我国各类稻所占比例 (%) 水稻种植面积和稻谷总产量以湖南省最多,2001年分别为369.2万公顷和2328.9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以江苏省最高。 以稻谷总产多少为顺序,水稻的主产省依次为湖南、江苏、江西、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安徽、黑龙江、浙江、福建、云南、贵州、辽宁、河南、海南和上海。 湖北水稻 播种面积: 1974,309.8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5.5% 1990年,263.7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0% 2000年,199.5万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8% 总产: 1990年,1798万吨 2000年,1497万吨 单产 2000年,平均亩产500公斤,在南方稻区仅次于江苏、上海、四川而居第4位,比全国平均亩产(418 公斤)高出近20% 湖北水稻 1)鄂东丘陵岗地双季稻区 包括团凤、浠水、蕲春、武穴、黄梅、新州、黄陂、大冶、鄂州、孝南、孝昌等11个县市。是全省双季稻集中产区。 2)江汉平原单、双季稻区 包括天门、仙桃、洪湖、潜江、江陵、荆州、监利、石首、公安、云梦、蔡甸、汉川、应城、嘉鱼、枝江、松滋、江夏、宜都等18个县市。本区耕地面积112.2万公顷,其中水田62.4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5.63%。 3)鄂东南低山丘陵双季稻区 包括咸安、赤壁、通城、崇阳、通山、阳新等6个县市。水田11.3万公顷,单季稻占38.9%。 4)鄂东北低山丘陵单季稻区 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红安等4个县市。本区水田9.4万公顷。年活动积温介于双季稻的低限指标主要为单季稻区。 5)鄂中丘陵岗地单季稻区 包括大悟、广水、安陆、钟祥、京山、宜城、襄阳、枣阳、当阳、曾都、沙洋、老河口等12个县市。水田48.2万公顷,占是全省油稻、麦稻两熟的集中产区。 6)鄂西单季稻区 14+15县;8+11万公顷 我国的水稻分区 分布 南自热带18°9′N的海南省崖县,北至53°29′N的黑龙江漠河,东自台湾,西达新疆。 分区原则 1957年丁颖将全国水稻产区划分为6个稻作带。1988年,根据各地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类型等综合分析的结果,将全国划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 Ⅰ.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4省(自治区)的南部和台湾、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 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稻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51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7%。 3个亚区: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Ⅱ. 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山脉,北毗秦岭、淮河。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 四川、重庆省(市)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183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1%。 本区分3个亚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Ⅲ.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包括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等省(自治区)的部分或大部分,属亚 热带高原型湿热季风气候。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貌、地形复杂。稻作土壤多为红壤、红棕壤、黄壤和黄棕壤等。本区稻作籼粳并存,以单 季稻两熟制为主。 本区分3个亚区: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青藏高原河谷单季稻亚区。 Ⅳ.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