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号院代江波2007级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交稿.docVIP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号院代江波2007级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交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PAGE 2页,共3页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论 转 化 型 抢 劫 罪 系 部: 法 学 系 专 业: 法 律 年 级: 2007 级 学生姓名: 代 江 波 指导教师: 李 申 俊 老 师 日 期: 2011年3月6日 设计(论文)的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 转化型抢劫罪是抢劫罪的一种特殊类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7条和第269条的规定及犯罪构成理论,转化型抢劫罪可以划分为消极的转化型抢劫罪和积极的转化型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所体现的罪刑法定原则与司法实践中具体案件的处理有着难以避免的矛盾。两种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结果加重犯和未完成形态问题是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鉴于此,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适当的修改建议。 课题进度计划: 一、2011-3-11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二、2011-4-10毕业论文第一稿交指导教师批阅 三、2011-4-25毕业论文第二稿交指导教师批阅 四、2011-5-15毕业论文第三稿交指导教师批阅 五、2011-5-25毕业论文定稿交指导教师并写出指导评语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犯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进行了概述。 1、从受贿犯罪主体的立法沿革入手,介绍受贿犯罪主体规制的变化,分析我国将受贿犯罪的主体扩至国家工作人员的“身边人”的客观必然性。 2、探寻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入罪的动因,说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入罪是为了更好地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接轨,是我国现实的需要。 3、评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价值。 二、分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律特征。 1、在主体方面,首先对“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进行界定。 2、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与斡旋受贿犯罪的主体进行比较,得出斡旋受贿犯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共同点较受贿罪多,从而可以将斡旋受贿犯罪放置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结论。 3、 对单位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入罪进行设想,并提出单位可以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但同时要给予游说公司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客体的方面,提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是职务的不可收买性。在客观方面,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行为表现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贿赂的争议学说进行分析,提出应当由“利益说”代替“财产说”,将贿赂范围扩大。在主观方面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应当包括对影响力的认识、对为他人谋利的认识和意志因素、收受他人财物的的认识和意志因素。 三、探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共犯的界限问题。分析关系密切的人成立受贿罪共犯的立法规制,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共犯的界限进行探讨;提出二者区分的标准是在与主观上是否有犯意联络,客观上是否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间接地为他人谋利;最后指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出台使刑法适用更加科学,而不会成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免罪符。 四、分析现行受贿犯罪体系的不足和完善。我国现行受贿犯罪的规制存在以下缺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规制本身存在不足,各种概念表述模糊,减损了其操作性;斡旋受贿犯罪的规制不科学,其以受贿论的表述不准确;受贿类犯罪的分类体系混乱。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我们应当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进行完善,明晰其概念表述;将斡旋受贿罪独立成罪或者纳入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而不是简单地规定以受贿论;以主体和行为方式相结合的标准重新划分受贿罪。 设计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对课题研究所需资料的查阅与参考。 指导老师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建议的采纳。 对实际案例的评判加以收集和整理引用。 参考文献、资料: {1}刘敬新.刑法学博士解析离职人员及其关系密切人斡旋受贿[ 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04-17. {2}黄太云.《刑法修正案(七)》对惩治腐败相关条文的完善[J].中国检察官,2009,(5). {3}姚爱华,杨书文.试论影响力交易罪[J].人民司法,2009,(9). {4}吴情树.影响力交易罪之探讨[J].法治论丛,2009(4). {5}杨书文.试论影响力交易罪[J].人民检察,2009,(9). {6}中国社会 HYPERLINK /gongxue/ 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HYPERLINK /dangdai/ 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65;771. {7}高铭暄,马克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