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乳胶的发明
1950年诺贝尔物理奖
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布利
斯托尔大学的鲍威尔(Cecil Frank
Powell ,1903-1969),以表彰他发现了
研究核过程的光学方法,并用这一方
法作出的有关介子的发现。所谓研究
核过程的光学方法,指的是运用特制
的照相乳胶记录核反应和粒子径迹的
方法,这种特制的乳胶就叫核乳胶。
当不同能量的带电粒子作用在乳胶底
片上时,便在底片上产生了不同的潜
影,从而记录下粒子的运行轨迹。根
据这些径迹,便可计算得出粒子的质
量、能量和粒子的性质。
鲍威尔发展了用感光照相乳胶来记录宇宙
射线径迹的技术,使原子核摄影技术发展
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以前,由于乳胶
的灵敏度不高,只能记录下一些能量较小
而电离较大的粒子的轨迹,对于一些能量
较大而电离较小的粒子则往往被漏掉,减
少了发现新粒子的机会。鲍威尔与其合作
者提高了乳胶的灵敏度并增加了乳胶的厚
度,使带电粒子通过乳胶时产生电离,乳
胶在显影后呈现的黑色晶粒,就是带电粒
子通过乳胶时留下的径迹。
• 由于宇宙射线具有很大
的能量,当它们进入大
气层时,与大气层中的
粒子发生碰撞,失去能
量并产生次级宇宙射线。
因此,他们把装有感光
照片的气球放到高空中
去记录宇宙射线的径迹。
经过多次实验,他们拍
摄了大量的宇宙射线在
不同高度穿过乳胶的底
片,并对底片中粒子留
下的轨迹进行了仔细的
分析。
947年10月,鲍威尔和他的合作者(年轻的
巴西物理学家恺撒·拉特斯César Lattes)发表
了“关于乳胶照相中慢介子轨迹的观测报告”
的论文,全面总结了他们的实验结果,正
式表明他们发现了新粒子,并命名其为π
介子。同时,他们指出,π介子可以衰变
为另一种介子(μ介子)和中微子。经过
详细的计算,得知π介子和μ介子的质量
分别为电子质量的273倍和207倍。
π介子的发现,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
分支学科——粒子物理学,鲍威尔因此也被
誉为粒子物理学之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