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髋部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疾病,随着社会老年化发展,其发生率正逐年升高。该类患者常常合并老年痴呆或其他严重疾病,使得其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此外,许多患者疼痛难以控制,更增加了临床处理的难度。
除长期卧床和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外,手术治疗已成为该类骨折处理的主流方案。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本身骨质状况,手术当中骨折复位情况,内植物、固定方式的选择,是否需要强化固定,术后康复以及疼痛的处理等。
来自美国利兹大学创伤骨科的 Tosounidis 等进行了一项综述,总结了股骨近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手术要诀和技巧,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处理股骨近端骨折,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Injury 上。
常见手术并发症
股骨近端骨折根据骨折位置可分为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为 AO/OTA 分型 31.B 型,粗隆间骨折为 AO/OTA 分型 31.A 型,转子下骨折则是指骨折线在小转子以下 5 cm 之内的骨折。以上三种骨折由于生物力学、固定方式和愈合能力不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同。
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骨不连、缺血性骨坏死、内固定切出、「Z 效应」、内植物断裂或松动分离,以及植入物周围骨折等。
1. 内固定切出
拉力螺钉或其他头颈内植物切出是髋关节囊内或囊外骨折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图 1)。内固定的切出被认为与尖顶距(TAD)有关,TAD 是指通过髋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螺钉尖部到股骨头关节面中心的距离之和,并将之还原为真实距离。TAD 值不宜超过 25 mm,超过该范围,内固定切出的风险随 TAD 值的增大而增大。而一旦 TAD 值超过 45 mm,切出风险将增大至 60%。
图 1 髋关节前后位 X 线示滑动髋螺钉切出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使用一个新的指标:股骨参考矩 - 尖顶距(CalTAD)。CalTAD 是指侧位片上螺钉尖部与股骨头关节面中心的距离,与前后位 X 片上螺钉尖部到经股骨矩平行股骨颈直线和股骨头相交线的距离之和(图 1-2)。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该指标将拉力螺钉置于中心稍靠下的位置更为合适,该位置置钉可以提供更大的轴向和扭转刚度。
图 1-2:股骨参考矩 - 尖顶距(CalTAD)计算方法
2. 缺血性骨坏死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VN)好发人群相对年轻,骨折的移位是影响其术后 AVN 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60 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后,移位型骨折出现术后股骨头 AVN 的比例为 5.6%,而非移位型则为 2.5%。此外,严重粉碎性骨折、复位不良也是促进股骨头 AVN 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等与术后 AVN 的发生关系并不大。Upadhyay 等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术后 AVN 没有明显差异。
相对而言,粗隆间骨折出现 AVN 的情况则较为罕见,约 0.3%~1.16%。骨折的形态和移位情况仍是该类 AVN 出现的主要原因,但骨折复位和固定情况与之相关性并大。
3. Z 效应及中心移位
「Z 效应」是指打入股骨头或股骨颈的两颗交锁螺钉发生移位的现象,其中近端螺钉向内侧移位,而远端螺钉向外侧移位。
引发 Z 效应的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有研究者认为垂直的重力负荷导致股骨头和股骨颈内翻,进而发生旋转或扭转,是引起 Z 效应的主要机制。此外,内侧皮质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以及进针点不正确也是引起 Z 效应的重要原因。
为了减少 Z 效应的发生,研究人员设计了静态锁定装置,该装置的螺旋刀片虽然可以加强松质骨的压缩效果,但仍难避免螺旋刀片中心移位甚至穿出关节面的情况(图 2)。Frei 等研究发现,新型的 PFNA 装置发生穿出关节面的几率为 6.2%,与其他装置相似。
图 2 螺旋螺钉内侧移位穿出关节面
4. 骨不连
骨不连主要发生于股骨颈骨折和转子下骨折,粗隆间骨折由于血供良好且松质骨丰富,利于骨折的愈合,骨不连的发生率较低。
股骨颈骨折的移位和手术复位不良是造成骨不连的两大主要因素。此外,研究发现,股骨颈骨折选择内固定治疗时,骨不连风险增高,因而关节置换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
转子下骨折骨不连可发生于年轻或老年患者,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图 3)。老年患者转子下骨折多为低能量损伤所致,术后常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和畸形愈合,并进一步导致固定失效,失效率高达 7%~20%。
其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血运不佳、应力集中、肌肉牵引等所致的骨折断端成角等。此外,内侧皮质骨粉碎性骨折和术中复位不良也会增加转子下骨折骨不连的风险。
图 3 转子下骨折骨不连后内固定断裂
粗隆间骨折术后骨不连较为罕见。骨折块内翻畸形是造成骨不连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