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卷第1期 防 灾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l. 13 No. 1
20 11年3月 J.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 2011
我国古建筑火灾扑救问题研究
王 皎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研究生二队,河北 廊坊 065000 )
摘 要:古建筑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无法估量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但是近几年来,我
国发生多起古建筑火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古建筑结构特殊,极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又很难
施救。本文以我国古建筑消防现状为入点,分析古建筑的火灾特点及火灾危险性,提出扑灭古建筑火灾合理
的战斗方法及战斗原则,为消防部队灭火提供参考。以期在发生火灾时能做到临危不乱,最大限度减少火灾
损失,更好地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古建筑;火灾;火场供水;火场通信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47(2011) 01-0047-04
0 前言
古建筑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 易于加工,此外木构架结构体系,具有高度的灵活
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极好见证。我 性,能满足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艺术要求,这使
国古建筑主要有寺院、庙宇、宫殿、楼阁、古塔、 得我国大多数古建筑在结构上具有空间高,跨度
宅院等形式。然而,火灾已成为这些宝贵遗产生存 大,榫卯结合,斗拱繁多等特点。这与以石材为主
的重大威胁。受环境影响,古建筑起火原因复杂, 的西方古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从而形成我国古建
一旦失火,损失又难以挽回。近些年来,文物古建 筑独特的结构特点[2] 。
筑惨遭烈焰涂炭的比比皆是:1998 年4 月4 日凌晨, 1.1 用电用火不规范
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发生特大火灾, 古建筑内普遍存在“四多”现象。(1)可燃物
烧毁了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烧毁大殿面积 品多。古建筑的构件都是由木质材料制作的,燃点
2 2
1276 m ,烧毁大殿面积 1276 m 内尧王等泥塑像九 低,一旦遇到火源,燃烧速度快,火势蔓延快。(2 )
尊,直接经济损失四百余万元;2003 年 1 月 19 日, 电气线路多。古建筑内大多数电气线路都是在五六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的道家名胜遇真宫大殿发 十年代铺设的,并且绝大部分都在可燃材料上,有
生火灾,至使一座保留千年的道教古刹毁于一旦, 的已经严重老化,还未采取穿管保护等措施。乱拉
教训极为惨痛。2010 年 11 月 13 日晨,清华大学标 乱接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3)居住老
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起火,大火燃烧近 3 小时, 人多。这是古建筑的生活区存在的一个特殊现象。
造成学堂大约三分之一被焚毁。因此研究古建筑火 老人们缺乏用电用火的基本知识,发生火灾后不知
灾特点,探索古建筑火灾的战斗原则,对于扑救古 道报警,不知道正确逃生。(4 )使用明火多,古建
建筑火灾,确保古建筑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 。 筑内居住的人群大多使用炉火做饭采暖,还有烧香
拜佛的现象。
1 我国古建筑消防隐患大
1.2 旅游人员多,流量大
我国的古建筑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居于闹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多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波法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环境工程学报.PDF
- 微流控芯片试验室-色谱.PDF
- 微环谐振器辅助马赫一曾德尔干涉仪滤波性能分析.PDF
- 微海绵系统分担迳流-钢栅石笼.PDF
- 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MP-AES法同时测定皮革及-环境化学.PDF
-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DOC
- 微生物学通报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的分子机制及分子-微生物学报.PDF
- 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ppt
- 微生物学通报一株新型同型产乙酸菌Clostridiumsp的自-微生物学报.PDF
-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地质教育.PDF
- 我国台风预报业务的现状及思考-中央气象台.PDF
- 我国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工业水处理杂志.PDF
- 我国南部夏季季风降水水汽来源的稳定同位素证据-OpenRepository.PDF
- 我国城规划中气候信息应用回顾与展望-北京气象局城气候环境.PDF
- 我国大城环境铅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学报.PDF
- 我国废旧液晶显示器处理现状分析-上海固体废物资源化推广交易.PDF
- 我国某海域海鱼中二h英污染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PDF
- 我国大陆地区浓雾发生频数的时空分布研究-北京气象局城气候.PDF
- 我国移动源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环境工程学报.PDF
- 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与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