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董仲舒.ppt

2019年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董仲舒.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 董仲舒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你知道吗:汉朝之前的儒学境遇 ?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2)对策: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 (1)原因:汉初社会贫困 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经济恢复 社会稳定 生活改善 “无为”——中央软弱无力 匈奴——和亲; 诸侯国、豪强地主——放纵、姑息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积极: 消极: (3)影响 无为而治(道家) 原因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 -------积极影响 ------- 消极影响 “有为” 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4)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可能性: 必要性 边境问题 王国问题 土地问题 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国力日盛 诸侯势力膨胀 土地兼并严重 匈奴为患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体系内容: 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探究学习 有道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 面临问题 董仲舒的学说 解决之道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的统一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限田、薄敛、省役 ◇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2)根本目的: 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统治而提出的,是在原有儒学思想中加入了新的元素,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后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作用(影响): (1)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 1、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建议并实施? 2、他又是怎样具体实施的? 3、有何影响? 思考 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措施: 思想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