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授课者:桂华中学 林思娟 探究1、看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相关视频,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2)背景:场外—呼声此起彼伏 场内—唇枪舌剑 思考:呼吁的同时为什么还争吵不断? (1)联合国为什么要呼吁各国达成节能减排的共同协议? 海平面上升,关乎国家存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气候变化极端,关乎人体健康: (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 (2)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温暖的海水增加了强烈风暴产生的可能性。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和英国都经受了超强风暴和洪水的袭击,灾害中有很多人死亡。 从整个文明形态来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将向更高阶段的生存理念转变,故各国更加关注此次大会。 (1)联合国为什么要呼吁各国达成节能减排的共同协议? 主要原因: 在减排目标上,以及怎样减的问题上,各国利益各不相同,都从自身利益出发;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2)背景:场外—呼声此起彼伏 场内—唇枪舌剑 思考:呼吁的同时为什么还争吵不断? (3)请同学们分析结合视频和刚才的讨论,说说是如何体现书本P69-70的内容的? 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 探究2、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大家并没有逃避,19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共同应对,又体现了P69哪个观点? 探究3、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CO2)含量在百年内增加了25%。联合国呼吁世界各国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这又体现了书中P73什么观点? 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 方法论: 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 不同事物, 同一事物不同阶段, 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 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P73 意义: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练习2: 三诗句分别描述了不同时节的荷花特点,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哪种情形? 矛盾双方 不同特点 花言巧语、软磨硬缠,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地把商品卖出去 半信半疑、货比三家,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商品 卖方 买方 在学校中,存在着教与学、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一线教师与后勤服务人员等诸多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探究4、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危机中,某些国家有没有可能独善其外?为什么?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又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探究5、这次大会,中国是什么态度?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会议上的讲话(部分摘要): 第一,保持成果的一致性。 第二,坚持规则的公平性。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第三,注重目标的合理性。 第四,确保机制的有效性,贵在落实行动。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马列主义普遍原理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革命时期 改革时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