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未积极追偿退学赔款,肇致国库钜额损失-行政院主计总处.doc

13.未积极追偿退学赔款,肇致国库钜额损失-行政院主计总处.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未积极追偿退学赔款,肇致国库钜额损失-行政院主计总处.doc

編號13 未積極追償退學賠款,肇致國庫鉅額損失 違失案情敘述 某機關未有效督導所屬院校積極追償學生退學賠款,終因憑證檔案資料散失、未循法律途徑積極求償債權逾請求權時效,肇致國庫鉅額損失,截至97年底,待追繳款項高達11億5,621萬餘元,且既未釐清相關人員疏失責任,更有重獎輕懲等違失情事。 違失案情分析 1.該機關所屬院校截至92年底止,列管待追繳退學賠款計11億931萬餘元,未依權責基礎列帳且追償成效不彰,該機關優先追償將屆15年之債務,惟仍未重新檢視退學賠款將逾請求權時效之辦理情形,93年7月至97年底止,僅計有17件約447萬餘元採取法律途徑,未循法律途徑提請訴訟或完全無任何作為,致屆滿15年請求權時效者計406件約9,653萬餘元。 2.該等院校95年度辦理追繳情形仍欠佳。截至97年底,待追繳退學賠款仍高達11億5,621萬餘元,近5年每年收回繳庫之比率,僅介於3.02%至5.36%之間,每年取得債權憑證之比率,亦低於4%,追償成效不彰。 3.關於檔案資料散失部分: (1)該機關所屬院校因當時檔案管理機制未臻完備,於屆滿會計帳籍銷毀年限後執行銷毀作業、學校整併退學文件於保存或搬遷過程中不慎散失及人員異動,追償文件未確實交接致文件散失或短缺,合計1,744件,約2億3,066萬餘元。 (2)惟各項會計憑證之保管及銷毀於會計法、檔案法均有明確規範,人員之異動亦有相關業務交接程序,該機關於93年知悉核有退學憑證散失無法追償情事,足見其對所屬院校管理鬆散。又承辦及督導人員於接獲退學賠款案件時,即應辦理追償作業,倘賠償義務人未依法令規定賠償時,應即依法追償或委請法務機構或律師辦理,相關承辦及督導人員未能確實執行應盡之義務,亦未能妥善交接業務,致退學賠款於長達15年之請求權時效期間均未積極追償,肇致國庫鉅額損失。 4.關於未循法律途徑積極求償,致逾請求權時效部分: (1)依賠償費用辦法第3條規定賠償義務人拒不賠償在校費用時,有關學校得循法律途徑依法追償,另作業要點規範退學賠款作業細部作業程序,如遇有賠償義務人拒不賠償退學賠款費用時,相關院校即應循法律途徑提請訴訟以確保債權,渠等僅採寄發存證信函或一般書信通知,甚有完全未辦理任何催理作為者,致使債權逾民法第125條規定15年請求權時效,肇致國庫損失2億1,291萬餘元。 (2)該機關80年修訂之退學賠款辦法及93年再修訂之賠償辦法內容包括可委請就近法務單位協助循法律途徑、學校得自行委託律師協助循法律途徑,依法追賠。該機關稱將優先追償將屆15年之債務,承辦及督導人員即應積極辦理,惟相關軍事院校均未依規定辦理法律追訴行為,作業顯有疏失。 5.行政院99年5月 檢討改進措施 1.93年後之退學賠款案件雖已無再發生有逾15年請求時效情事,惟該機關因賠款債權資料喪失及逾15年請求時效,追償成效不彰,肇致國庫鉅額損失,卻未對相關失職人員追究適當之責任,且獎懲明顯有重獎輕懲、不符比例原則之情事,該機關應積極督促各院校重新檢討相關失職人員責任,以使權責相符。 2.公務人員交代條例第1條即明訂公務人員之交代,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依本條例行之。另會計法第113條至120條亦對會計人員之交代予以規範。該機關所屬院校各業務之承辦及督導人員異動,均有規範交接作業程序,故人員更迭時業務應交待清楚完整,俾使業務順利推行,相關督導人員應負督導之責,俾利於請求權時限內完成追償退學賠款。 3.會計法第83條第1項規定各種會計憑證之保存年限;第109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會計憑證之保管及遇有遺失、毀損等之處理。又檔案法第12條第1項規定檔案未逾法定保存年限或未依法定程序,不得銷毀;同條第2項規定銷毀檔案,應先制定銷毀計畫及銷毀之檔案目錄,送交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審核。故應收未收待追償賠款相關憑證,係屬會計法第83條之有關債權、債務者應續予保存,惟恐業管單位發生待追償債權時,有疏於通知會計單位之情形,爰會計憑證之銷毀於報准相關機關同意後,宜再加會各單位請渠等確定擬銷毀會計檔案之各年度有無應收、應付或債權憑證等事項,以免誤將應續予保存之有關債權、債務相關會計憑證銷毀。 4.帳務處理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1)依會計法第17條規定,政府會計基礎除公庫出納會計外,應採用權責發生制。 (2)又依行政院主計處97年7月29日 (3)為加強各項應收未收款項之催繳及管控機制,各機關應依機關業務性質自行研訂相關作業規定,如現行已訂有相關催繳規定經檢視未盡完備者,應切實檢討修定後,報主管機關核定後辦理,各機關會計單位並應依其作業規定加強內部審核,以確保政府債權。前開債權如因故無法收繳納庫,應查明原因確依審計法第58及72條規定報核。 (4)另各機關執行公務所為之各項債權,應積極收繳,不得積壓延誤。如因特殊情形,經查明確有註銷之必要者,應依中央政府各機

文档评论(0)

wendang_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