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二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doc

02 第二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学习资料分享 第二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例如,人们的交谈声、汽车喇叭声、机器运转声、演奏乐器的乐声等等。在所有各种声音中,凡是有人感到不需要的声音,对这些人来说,就是噪声。简单地讲,噪声就是指不需要的声音。为了对噪声进行测量、分析、研究和控制,需要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本章介绍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 2. 1 声波的产生及描述方法 2. 1. 1 声波的产生 各种各样的声音都起始于物体的振动。凡能产生声音的振动物体统称为声源。从物体的形态来分,声源可分成固体声源、液体声源和气体声源等。例如,锣鼓的敲击声、大海的波涛声和汽车的排气声都是常见的声源。如果你用手指轻轻触及被敲击的鼓面,就能感觉到鼓膜的振动。所谓声源的振动就是物体(或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往复运动。当声源振动时,就会引起声源周围空气分子的振动。这些振动的分子又会使其周围的空气分子产生振动。这样,声源产生的振动就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在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媒质。根据传播媒质的不同,可以将声分成空气声、水声和固体(结构)声等类型。在噪声控制工程中主要涉及空气媒质中的空气声。 在空气中,声波是一种纵波,这时媒质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一致。与之对应,将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在固体和液体中既可能存在纵波,也可能存在横波。 需要注意,声波是通过相邻质点间的动量传递来传播能量的。而不是由物质的迁移来传播能量的。例如,若向水池中投掷小石块,就会引起水面的起伏变化,一圈一圈地向外传播,但是水质点(或水中的飘浮物)只是在原位置处上下运动,并不向外移动。 2. 1. 2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当声源振动时,其邻近的空气分子受到交替的压缩和扩张,形成疏密相间的状态,空气分子时疏时密,依次向外传播(图2-1)。 图2-1 空气中的声波 当某一部分空气变密时,这部分空气的压强P变得比平衡状态下的大气压强(静态压强)P0大;当某一部分的空气变疏时,这部分空气的压强P变得比静态大气压强Po小。这样,在声波传播过程中会使空间各处的空气压强产生起伏变化。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即与静态压强的差p =(P-Po),称为声压。声压的单位是帕(斯卡),Pa。 1帕= 1牛顿 / 米2 如果声源的振动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进行的,也就是说振动是具有周期性的,那么就会在声源周围媒质中产生周期的疏密变化。在同一时刻,从某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的地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的地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声波的波长,记为λ,单位为米,m。振动重复的最短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记为T,单位为秒,s。周期的倒数,即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称为频率,记为f、单位赫兹,Hz,1赫兹 = 1秒 -1。 如前所述,媒质中的振动递次由声源向外传播。这种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即传播的速度是有限的,这种振动状态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称为声速,记为c ,单位为米每秒,m / s 。 在空气中声速 c = 331.45 + 0.61 t ( m / s ) ( 2 -1 ) 其中,t 是空气的摄氏温度( 0 C)。可见,声速c随温度会有一些变化,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个变化不大,实际计算时常取c为340米 / 秒。 显然,在这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λ= c / f ( 2-2) f = 1 / T ( 2-3) 图2-2 声波传播的物理过程 声波传播时,媒质中各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同一时刻各点的相位不一定相同。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也会具有不同的相位。所谓相位是指在时刻t 某一质点的振动状态,包括质点振动的位移大小和运动方向,或者压强的变化。在图2-2中,质点A、B以相同频率振动,但是B比A在运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C、 D、E 等质点在时间上依次相继滞后,当A质点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即压强增大最大时,B、C、D、E质点处的压强程度递次减弱,以至在E点是处于最大膨胀状态。这就是说质点间在振动相位上依次落后,存在相位差。正是由于各个质点的振动在时间上有超前和滞后,才在媒质中形成波的传播。可以看出,距离为波长λ的两质点间的振动状态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后者在时间上延迟了一个周期。 2.2 声波的基本类型 一般常用声压p来描述声波,在均匀的理想流体媒质中的小振幅声波的波动方程是: (2-4 a ) 或记为: ( 2-4 b) 其中▽2称为拉普拉斯算符,在直角坐标系中 , c为声速、t为时间。(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