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巫术说和宗教说肯定了文学发生的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的原型基础,从而深入地阐释了文学发生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原型,但是忽略了心理动因和社会历史条件; 模仿说、游戏说和心灵表现说虽肯定了文艺起源的深层心理动因乃至生理基础,但却忽视了文学发生的文化原型和社会历史条件; 劳动说强调了社会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决定作用,解决了文学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问题, 但是忽略了生理基础和心理动因,尤其是片面地将文学的发生完全归结为劳动实践。 总结 各种说法从各自特定的视角解释文艺起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为全面认识文艺起源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文艺起源的动因是多元而复杂的,是这些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其中劳动作为原始人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是文艺起源的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动因。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1.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之间既具有整体上的一致性,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2.具有局部的非同步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出现不平衡关系。 (二)关于文学发展的诸种观点: (1)从社会或世界状况看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典籍《乐记》:社会政治和风气的变化是文艺发展变化的动因。 黑格尔:文艺的发展导源于作为世界的本原的“理念”的运动。理念运动的不同阶段就有不同艺术类型来表现它。 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 《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2)文学内部演化看待文学的发展。 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 春天对应为喜剧 夏天对应为传奇 秋天对应为悲剧 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 弗莱 N.Frye 1912—1991 案例分析 黎明、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对应为喜剧; 日午、夏天,热烈欢快,对应为传奇; 日落、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对应为悲剧; 黑暗、冬天,万物凋零、衰败,对应为讽刺文学。 (3)从文学固有因素看待文学的发展。 俄国形式主义者普洛普和法国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都无视文学的发展性,认为是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才引起了文学形态的变化。 普罗普 《民间故事形态学》: 从一百多个俄罗斯神话与民间故事分析出三十一种功能,各个不同的民间故事无非是这三十一个功能不同组合下呈现的不同样式。 普罗普 Vladimir Propp 1895—1970 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 俄狄浦斯神话在流传中形成了不同变种,不同“版本”,它们都体现出大体相似的“主题”,即“过分强调人的血缘关系与过低估价人的血缘关系”的矛盾。该神话的不同变种无非是由同一些纸屑组合成了不同图像。 列维-斯特劳斯 Lévi-Strauss 1908— 思考讨论题: 哪些因素影响文学的发展? (三) 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 1.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并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的因素,只是作为文学发展的根源性的、最基本的因素 2.上层建筑一些观念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等往往有更直接影响。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 1、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如俄国和挪威在19世纪经济相对落后,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 导致两种不平衡的原因: 第一,劳动分工以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不存在了,在经济与艺术之间出现了社会心理等中间环节。 第二,上层建筑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文学并非总是敏锐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文学自身的历史继承性导致文学的繁荣。 从大范围和长时间来考虑,艺术生产的发展同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平衡的。从原始神话到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影视文学、网络文学。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转变,物质媒介的变化相关。 * 四、读者 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 印刷术的发展,形成包容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学公共领域,比如,对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和岳飞的《满江红》的阅读。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20世纪60年代兴起 代表人物姚斯、伊瑟尔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该书基本主题是嘲讽时政。作者自称该书是“使世人烦恼而不是供他们消遣” 今天,人们把它作为儿童文学作品 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1667—1745 岳飞的《满江红》 从 “靖康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