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解 君: 臣: 佐: 麻黄三钱(15g) 宣肺平喘,解表散寒 白果二十一枚(13g) 敛肺定喘,祛痰止咳 款冬三钱(15g)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苏子二钱(10g) 降气平喘 杏仁一钱半(10g) 利肺平喘 使: 两药合用,一散一敛,散邪而不伤肺, 敛肺而不留邪且增定喘之功。 半夏三钱(15g)燥湿化痰 黄芩一钱半(10g) 清泄肺热 桑白皮三钱(15g) 清热泄肺,平喘 甘草一钱(5g)和中调药 定 喘 汤《摄生众妙方》 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喘咳证的常用方。证治要点:喘咳气急,痰多黄稠,或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定 喘 汤《摄生众妙方》 2.若无表证者,麻黄可减量应用,取其宣肺定喘之功;痰稠难出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等以增强清热化痰之力;肺热重者,可酌加石膏、鱼腥草等以清泄肺热。 3.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痰热蕴肺者,可加减使用之。 定喘汤 苏子降气汤 均为降气平喘之剂,均治疗喘咳 用宣降肺气的麻黄,白果配伍清肺热化痰的黄芩,桑白皮,具有宣肺散寒,降气平喘,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素有痰热,外感风寒,肺失宣降之哮喘。 以下气平喘为主,配以下气祛痰,温肾纳气之品,具有降气平喘,温肾纳气之功,主治上实上下的痰喘证。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功效 病机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反胃呕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主治 表证经汗吐下后,外邪虽去,胃气已伤,伏饮内动,胃失和降。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方解 君: 臣: 佐: 旋覆花三两(15g) 下气化痰,降逆止噫。 代赭石一两(5g) 降逆下气 半夏半升(15g)生姜五两(25g) 祛痰散结,降逆和胃 使: 人参二两(10g)大枣十二枚(4枚) 益气补中,保护胃气 甘草三两(15g)调和诸药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常用方。证治要点:心下痞满,癔气频作,呃逆,舌苔白滑,脉弦而虚。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2.原方代赭石用量较轻,恐其苦寒质重伐胃。若胃气不虚者,可去人参、大枣,且加重代赭石用量,增其重镇降逆之功;若痰多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和胃。3.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呃逆等属胃虚痰阻者,均可用之。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主治 功效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舌红嫩,脉虚数。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组成 橘皮 竹茹 生姜 人参 甘草 大枣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病机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由胃气上逆而 致,但有寒热虚实之分) 《医方考》:“呃逆者,由下达上,气逆作声之名也。大病后,则中气皆虚,余邪乘虚入里,邪正相搏,气必上腾,故令呃逆。脉来虚大,虚者正气弱,大者邪热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文献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应用 1.本方主治胃虚有热,气逆不降之证。以呃逆,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证治要点。2.若兼胃阴不足者,可加麦冬、石斛等以养胃阴;胃热呕逆气阴两伤者,可加麦冬、茯苓、半夏、枇杷叶以养阴和胃;胃热呃逆,气不虚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加柿蒂降逆止呃。3.幽门不全梗阻,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可加减使用之。 主治 病机 虚寒呃逆。症见呃逆不止,脘闷胸痞,舌淡苔白,脉迟。 胃气虚寒,气逆不降。 功效 温中益气,降逆止呕。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丁香(6g)、柿蒂(9g)、人参(3g)、生姜(6g) 组成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胃气虚寒,气逆不降的常用方。证治要点:呕呃,舌淡苔白脉迟。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 用注意事项。掌握:越鞠丸、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旋覆代赭汤。熟悉:柴胡疏肝散、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 消痞丸、厚朴温中汤、加味乌药汤、 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橘皮竹茹汤。了解:四磨汤、良附丸、金铃子散、橘核 丸、丁香柿蒂汤。 目 的 要 求 概 说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理气剂。 ┌气郁 │ ┌ 气虚 ┤气滞 │ │ │ └气陷气病 ┤ │ 气滞 ── 肝气郁结与脾胃气滞为主,当行气以解郁散结。 │ └ 气逆 ── 以胃气上逆与肺气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声波技术课件资料.ppt VIP
- 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docx VIP
- GB_T 14486-2008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_清晰版.docx VIP
- 高空作业专项施工方案(高).docx VIP
- 优秀儿童绘本《世界为谁存在》.ppt VIP
- 冬季运输车辆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巩固).docx VIP
- CF-20TX纸箱成型机说明书【印刷版+如展电机+气缸可选+永创封面+7.9改接线图1】--2019.7.9.pdf VIP
- 模具经理绩效考核KPI.pdf VIP
- 贫血缺铁贫血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