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余艳琴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1世纪物流管理学系列教材   物 流 成 本 管 理 主  编: 余艳琴 副主编: 冯  华 武 汉 大 学 出 版 社      1 总    序 《21世纪物流管理学系列教材》是武汉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也是近几 年中国物流学科蓬勃发展的成果之一。 海峰教授嘱我写个序,我想从我国物流教育 与人才培养的角度谈些认识,希望能够对推动我国物流教育和物流学科建设起点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 到 2006年物流增加值已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71%。 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生产性 服务业, 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支柱。 但我国物流发展还刚刚起步, 在 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 其中物流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我国物流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物流人才, 特别是复合型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性、 技能 性很强的物流专业人才, 已成为我国12 类紧缺人才之一。 《中国物流发展与人才 需求研究报告》 显示,2004 年底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为1676 万人, 具有大专以上学 历者占2156%, 低于全国各行业2433%的平均水平。 据预测, 到2010 年我国物 流从业人员将达到2060 万人, 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重将达到275%, 从2004 年到 2010年, 全国物流行业平均每年需要转增大专以上物流人才40 万人左右。 另据教 育部信息中心统计,2005 年我国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仅为8780 人, 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物流教育是21世纪初才开始的, 但发展速度相当快。 到目 前为止, 国内已有273所高校开设物流本科专业。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 置主要侧重于培养具备物流管理、 规划、 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 管理人才, 教学计划中设置必修课、 选修课、 实验和实践环节。 专业必修课一般在 第三、 第四学年开设, 主要包括仓储管理、 配送与配送中心、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 企业物流管理等十几门课程; 专业选修课包括与物 流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 包括国际物流、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物流规划、 采购 学、 企业战略、 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应当看到, 我国物流教育目前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 在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和 教学方法等方面, 都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也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 客观需求存在差距。 美国单独设立物流专业的大学数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 包括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麻省理工学院等共50 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一 般隶属于商学院、 土木工程系或工业工程系。 美国本科物流课程大多是作为一些专      2 业, 如工商管理、 营销和运作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将物 流与运输规划方法、 供应链规划、 生产系统与供应链设计等课程作为运作管理专业 的选修课程。 也有一些大学在专业下设立专门的物流方向, 如威斯康新大学工商管 理专业下的物流与运输管理方向,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营销专业下的供应链管理方 向, 休斯敦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下的配送与物流工程方向等。 根据美国物流职业类型 的调查, 美国物流管理者的专业结构中, 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分别为物流12%、 商科52%、 工程23%、 其他专业13%; 研究生毕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分别为 物流13%、 商科73%、 工程12%、 其他专业2%。 这表明, 物流人才专业背景以 商科为主, 物流管理人员的层次越高, 越要求具有商科专业背景, 工程和其他专业 的物流从业人员比重有所降低。 可见, 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广博的知识背景, 物流专 业教育不应仅局限于物流专业知识本身, 而应拓宽专业的广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我国物流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做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