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青黛的产地加工方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PDF

刍议青黛的产地加工方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 第十七卷 第九期 ★Vol.17 No.9 刍议青黛的产地加工方法* 1 1 2 1 ** 康 帅 ,陈立亚 ,陈鼎雄 ,肖新月 (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 100050;2. 福建省药品检验所 福州 350025) 摘 要:近年来,中药青黛的质量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探究其原因,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和近 现代文献资料,对青黛的古今记载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发现青黛传统加工方法需要“浸泡发酵- 搅拌打靛- 淘花阴干”的过程,而现在使用的青黛多由“粗靛”分离纯化而来,青黛的现代制作工艺与传统加工方法有所 背离。此外,本文还对青黛的质量标准制定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现有标准对青黛的性状描述已偏离青黛 的传统形态特征,应进一步调研和澄清。因此,本研究将为青黛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督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青黛 蓝淀 产地加工 质量标准 doi :10.11842/wst.2015.09.033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A 2010 版《中国药典》规定,青黛是爵床科植物 及太原并庐陵、南康等染淀,亦堪傅热恶肿,蛇虺螫 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 Bremek. 、蓼科 [1] · 毒,染瓮上池沫紫碧色者用之,同青黛功” 。明 李 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或十字花科植 [9] 时珍的《本草纲目》 也收载青黛,言:“波斯青黛, 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 亦是外国蓝靛花,既不可得,则中国靛花亦可用”; 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常用于“解诸药毒、小 该书还记载了青黛与“蓝淀”及“蓝”之间的关系: [1] 儿诸热、惊痫发热”等 ,在复方青黛丸、黛蛤散等 “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 [5] 14 种药典收载的成方制剂中均有使用 。青黛始 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 载于宋代的《开宝本草》,此后的历代本草对青黛也 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 多有记载,且从1963 年至今,《中国药典》也均有收 [10] 黛”。陈嘉谟的《本草蒙荃》 和卢之颐的《本草乘 [2] [11] 载,并明确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效 。 雅半偈》 等有类似记载。从上述本草考证可知,“青 另外,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靛玉红”最 黛”原产“波斯”,而且,古人认为生产“蓝淀”时形成 [3,4] [6-8] 初也是从青黛中发现 。然而,有报道 指出, 的“靛花”有相同功效,可替代“蓝淀”。 当前商品青黛存在合格率低、质量差异大等问题。 现代药材专著中收录的青黛产地、加工方法与 为此,本研究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及近现代文献 [12] 本草记载的基本一致。1959 年版《中药材手册》 资料、结合近期调查实践,对其产地、加工方法等问 指出青黛为“大青叶的茎叶经加工制造青靛时得到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