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
液氨储罐泄漏扩散事故模拟分析
徐亚博 宋冰雪 葛悦 谢昱姝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54
摘要:液氨泄漏初期由于蒸发以及气云带走液滴,在地面形成雾体,多形成重气云团,以气雾状态时的扩散应属于重气扩散;在扩散过程中随着空气的不断卷吸,密度不断变小,重气云的密度会越来越接近空气,从而转变为非重气云。本文应用重气扩散及高斯公式,建立液氨泄漏扩散数学模型,将重气云扩散模型和非重气云的高斯模型有机结合起来,估测液氨泄漏扩散连续变化过程中氨气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危害范围。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为救灾、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事故预案以及对新建项目进行危险性预评价提供科学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液氨;泄漏;扩散;应急
0 引言
液氨是化工企业的常用原料,常用于冷库、化肥、制药、塑料、合成纤维、石油精炼等行业。氨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加压易被液化为无色液体(液氨)。氨是一种有毒物质,当空气中氨浓度达到一定时,会使人产生呼吸道严重中毒症状,甚至可使人发生“闪电式”死亡。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引起中毒等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2013年8月31日,上海市宝山区丰翔路1258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由于液氨管路系统管帽脱落,引起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6人受伤。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由于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进而引发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2013年4月21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凤陵乡金凤食品厂生猪屠宰场冻库由于液氨泄漏导致急性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2人中毒。
本文针对液氨储罐泄漏引发的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进行模拟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计算液氨扩散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根据毒性对人体的影响,得出不同扩散浓度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从而划定危险区域的影响范围,作为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将事故发生时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1 数学模型
通过对典型事故性泄漏的统计分析表明,阀门或法兰处的密封失效及阀门或管道断裂是造成事故性泄漏的主要原因,因而可以确定液氨储罐下方的液氨出口接管、储罐上方的气氨出口接管以及安全阀为主要泄漏源[1,2]。
一旦发生泄漏,液氨到空气中会在常压下迅速膨胀,大量气化,并扩散到大的空间范围。液氨泄漏后扩散定量计算比较复杂,在以往的计算多是采用湍流的高斯扩散模型计算,这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液氨泄漏扩散计算应分为二个阶段:初始阶段,液氨泄漏初期由于蒸发以及气云带走液滴,在地面形成雾体,多形成重气云团,以气雾状态时的扩散应属于重气扩散;在扩散过程中随着空气的不断卷吸,密度不断变小,重气云的密度会越来越接近空气,从而转变为非重气云,此时应按高斯扩散模型计算。扩散计算步骤:判定为重气——重气扩散计算——扩散转变点——高斯扩散计算,如图1所示。
图1 液氨泄漏计算过程
1.1泄漏计算模型
由于泄漏发生液相空间,流动阻力较大,故系统内压下降缓慢,不会发生因大量液氨闪蒸而造成的蒸汽爆炸。另外,由于泄漏路径较短,来不及形成汽化核心而使部分液氨在泄漏管道中汽化而形成闪蒸两相流[3]。因此,其泄漏速率可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计算[4]:
(1)
式中,Q0为液体泄漏速度,kg/s;Cd为液体泄漏系数,一般取值0.8;A为裂口面积,m2;为泄漏液体密度,kg/ m3;P为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为环境压力,Pa;g为重力加速度,9.8 m/ s2;h为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泄漏的液氨会发生闪蒸,泄漏时直接蒸发的液体所占百分比F可按下式计算[5]:
(2)
式中,Cp为液体的定压比热,J/kg·K;T为泄漏前液体的温度,K;T0为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K;H为液体的汽化热,J/kg。
根据经验,当F>0.2时,一般不会形成液池;当F<0.2时,F与带走液体之比,有线性关系,即当F=0时,没有液体被带走(蒸发);当F=0.1时,有50%的液体被带走。
1.2扩散计算模型
1.2.1判断是否重气云
根据Britter和Mcquaid提出的判断准则:如果满足公式(3)成立,扩散模型选用非重气扩散模型,否则,选用重气扩散模型[6]。
(3)
式中:为瞬时泄漏形成的云团的初始体积,;,其中,为液体常压下沸点,液氨的为239.5;为分子量,氨为17;为闪蒸蒸汽的质量,;
为气云初始密度,; ,其中为闪蒸蒸汽的质量,;
V为环境风速,;
为环境空气密度,,约为1.239。
1.2.2重气云扩散
重气云团内部氨气浓度为[7]:
(4)
式中:
C0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复习知识点.pdf VIP
- 三洋电梯图纸VF210-VF310-VF320-VF330电气原理图纸SANYO-E-01.pdf
- 外国教育史课件.ppt VIP
- 大唐集团工程管理制度.docx VIP
- 地方本科高校微专业建设.pptx VIP
-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项目二 认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pdf VIP
-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项目四 认识制造过程中的智能监测、诊断与检测技术.docx VIP
- DB11_T 1832.10-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0部分:装饰装修工程.docx VIP
- 最伟大的作品-周杰伦-双手-数字简谱-钢琴谱.pdf VIP
- 中医舌象舌诊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