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 本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先看病后付费”为何难以全国推行?》的案例分析
分校(站、点):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日期: 2015 年 11 月 03 日
提 纲
一、案例概要
(一)案例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2月20日刊登李芃的文章
(二)案例概要
24小时不到,“先看病后付费”两次牵动社会神经。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称,卫生部将于今年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19日下午,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否认了这个说法,称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但从未要求“全面推行”。
“先看病后付费”这个措施的实质是医保结算体系的变化,即要求医院代替患者来垫付政策内报销资金,再与医保进行结算。
有学者认为,从实施层面来讲,若要顺利推行这一措施,需要医保预付制度的配套。但目前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医保统筹层次低、报销比例小等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先看病后付费”很难向大医院推广。
二、案例分析及对策
(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1、财政水平与财政支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共服务管理的创新能力;
2、各地区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不一;
3、各类居民需求差别大;
(二)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1、财务资源;
2、公共服务提供方;
3、公共服务需求方。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财政提高医保补助标准;
2、医疗机构完善服务平台,以更多的类型的居民受益;
3、加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对欠费都有约束机制。
三、分析的结论及推论
(一)结论
对中国“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分析中,财政通过提高医保补助标准、设立专项基金等措施确保医疗机构试点水平,减轻居民偿付压力;医疗机构在承担欠费风险小、资金周转能力较强时有足够的试点能力及意愿;居民对“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强烈需求是医疗机构试点的动力,也调整着财政支出及转移支付的方向。三者同时具备,才能确保这项制度的施行。另外,加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对欠费都有约束机制。
(二)理论及实践推论
2010年, HYPERLINK /cse/search?s=4195211300598999376entry=1q=%E4%B8%8A%E6%B5%B7%E4%B8%AD%E5%8C%BB%E8%8D%AF%E5%A4%A7%E5%AD%A6%E9%99%84%E5%B1%9E%E9%BE%99%E5%8D%8E%E5%8C%BB%E9%99%A2 \t _blank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作为上海地区唯一的三甲医院试点,开展“先看病,后付费”的新型付费模式的探索。
这个案例就充分说明公共服务提供的能力还不够完善。
(三)感想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地分析了《“先看病后付费”》案例中的问题,作为一种创新的付费模式和服务理念,“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已经在有限的范围内和人群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制度建设仍待完善,如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对于欠费者的约束机制等,如何将新型付费制度的好处真正带给患者,才是问题的核心。
内容摘要
在公立医院改革的浪潮中,一些地区提出了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模式,并将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医院已试行。公立医院改革步履维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似乎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来契机,同时也给医院运营带来挑战,我们希望借助医疗服务创新来突破医疗改革的瓶颈。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的推行能否带来人们所期待的结果,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键词:
先看病后付费 财政 提供方 需求方
关于《“先看病后付费”为何难以全国推行?》的案例分析
案例概要
(一)案例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2月20日刊登李芃的文章
(二)案例概要
24小时不到,“先看病后付费”两次牵动社会神经。18日晚,央视新闻报道称,卫生部将于今年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19日下午,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否认了这个说法,称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但从未要求“全面推行”。
“先看病后付费”这个措施的实质是医保结算体系的变化,即要求医院代替患者来垫付政策内报销资金,再与医保进行结算。
有学者认为,从实施层面来讲,若要顺利推行这一措施,需要医保预付制度的配套。但目前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医保统筹层次低、报销比例小等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先看病后付费”很难向大医院推广。
案例分析及对策
(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1、财政水平与财政支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共服务管理的创新能力;
中国目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礼宾英语.docx
- 雅马哈psr28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蓝莓市场销售策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 VIP
- 速食id8乐事包的正确打开姿势含进阶篇.pdf VIP
- macbookpro使用使用指南.doc VIP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最新部编人教版)后附详尽解析及答案.pdf VIP
- 《南方CASS使用教程》教材.pptx VIP
- Mathematica教程(中科大教案).pdf VIP
- 2025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三年级 2025-6-1 83955 1.pdf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