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革命史学习参考材料168.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闽北革命史学习参考材料 (内部资料,仅供培训学习) 二00九年六月 闽北党组织的建立与工农革命运动 闽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于1930年5月,是全国较早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十几个地区之一。 ??? 早在新文化运动初期,马克思主义就开始在闽北传播。 ??? 1926年7月,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建瓯支部成立,书记葛越溪,组织委员潘作民,宣传委员杨峻德。 ????其时,广东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中共建瓯支部遵照上级党的指示,在建瓯秘密发动工农群众,配合北伐战争。经过四个多月的宣传发动,建瓯工农觉悟迅速提高,涌现了一批骨干力量。同时,中共建瓯支部还在军阀中开展政治攻心工作,争取建瓯城防司令何麓保持中立,为北伐军胜利进军建瓯扫清了障碍。 ??? 1926年11月下旬,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师在党代表肖劲光、师长戴岳的率领下,一路攻占了光泽、邵武、建阳,并于这年12月初占领建瓯,全歼北洋军阀周荫人部1个团,何麓部3000余人宣布投诚。此后,北伐军相继占领政和、浦城、南平等县,北洋军阀对闽北的统治宣告结束。 北伐军进军闽北,推动了闽北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在六师党代表肖劲光及师政治部的支持下,中共建瓯支部组建了县工会、农会、学生联合会、妇女解放委员会等革命群众团体,开展了工农大革命运动。首先集中力量,向反动县长谭国政和贪官污吏进行斗争,接着又在工人中开展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与提高工资的斗争,在农民中开展反警察反苛捐杂税的斗争,提倡妇女解放运动。数月之间,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由城市扩展到农村。声势之大,参加群众之多,史无前例。 ???? 与此同时,南平、邵武、崇安等县的工农革命运动,在北伐军中的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下,也有较大的发展,如邵武县总工会与不法商人以及农会与土豪劣绅的斗争,崇安县由共产党员组建的枫坡农会以及坑口纸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等等。 ???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闽北工农革命运动遭到镇压。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直接关怀下,陈昭礼一行来到闽北。首先在崇安组建了以徐履峻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崇安特别支部。8月,陈昭礼到达建瓯,与建瓯的党员会合,组建了中国共产党闽北临时委员会(直属党中央领导),陈昭礼任书记。从此,闽北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闽北的工农群众转入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不屈不挠的闽北老区人民 在二十多年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里,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对闽北革命根据地接连不断地摧残,老区人民遭受了严重创伤,付出了巨大牺牲。许多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许多革命群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许多田地无法耕作,付诸荒芜。 ??? 闽北老区被屠杀的革命干部、群众和被烧毁房屋及财产不计其数。特别严重的是崇安苏区,据不完全统计,被毁村庄549个,被杀34897人,被抓4279人,被灭绝11820户,饥饿疾病死亡21885人。崇安县1925年全县总人口有14万余,到解放时只剩下6万人。被抢杀耕牛5436头,荒芜土地14万多亩,被烧毁、倒塌房屋3.17万间。中共福建省委诞生地的洋庄乡坑口村,全村原有66个自然村,3989人,在20多年的斗争中先后被烧7次,毁灭了57个自然村,人口减少了3397人,其中被屠杀的革命群众417人,被烧毁房屋3900多间,土地大部分荒芜。建阳县书坊乡的太阳山,1941年至1942年中共福建省委驻地,仅1943年4月至6月的短短3个月中,全乡34个村庄、70个笋厂被敌人夷为平地,5000余亩山林被烧毁,驻书坊南门丁厝的顺昌县委及贵溪、饶坝、东游3个区的区、乡干部惨遭敌人杀害。政和县游击区澄源乡的麒麟坑、下山角两个基点村连续被焚烧3次,老区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政和东平一地就被屠杀600多人,灭绝了200余户。反动当局为防止老区群众的革命活动,强迫群众并村。反动派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纵兵强奸妇女,许多妇女被活活轮奸而死。有的革命群众被抓去活埋,或被打死喂狗,敌人甚至把被害者的人头挂在城门和电杆上枭首示众。但是,老区人民在反动派的淫威面前,并没有被恐吓倒,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坚持革命斗争到最后的胜利。 ???? 在革命征途上,闽北革命老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建立了有党政军一体化的革命根据地,革命基点村遍布闽北全境,革命势力的不断发展,使闽北不仅成为福建省的重点革命根据地、策源地,而且是南方八省十五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一块。是这块革命根据地钳制了敌人十多万兵力,取得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保护了红军的胜利长征。 ????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群众为了掩护红军、游击队,保护党的领导机关安全,置自己的生命安危而不顾。1935年底,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率部抵建瓯玉山街,不料,被敌军1个团又1个营的1千余兵力包围了。当时红军不足2个连

文档评论(0)

wdj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