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存在的问题 医技科室是当前各家医院院感管理的薄弱部门。原因一是,将重点放在手术室、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部门,而忽视医技部门的严格管理;原因二是,该科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普遍淡漠,认为大多做诊断性检查,不侵入无菌组织,消毒隔离不重要,故存在疏忽大意。如B超和放射科检查操作时又不宜打开门窗,病人多时室内空气混浊,菌尘密度增加;医技人员对病人连续操作不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进行标本离心和检验时不戴口罩帽子;为了单纯保护自己,某些检验采血人员戴着手套操作,从上班到下班不更换,将血液交叉污染于病人;B超探头、心电检测器具等不消毒,床单不每天更换。 医德要求与职责 ? 医务人员都有预防医院感染的义务,为了病人和自己的安全必须做到:按《规范》执行院感防控工作,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做好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每项诊疗操作既保证患者也注意自己的安全。用严格、科学的管理,为病人创造良好、安全的就诊、检查环境,使病人免受医院感染因素的侵袭,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和医德要求。 感谢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放映结束 欢迎批评指导!! * * * * 化学性废物 * 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 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医疗废物的收集(小结) * 专人负责; * 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 * 利器 利器收集盒; * 非利器 包装袋; * 包装物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统一标识; * 收集中发生泄漏,及时消毒清理; * 破损的包装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包装容器(物) * 实行分类包装,共三类。 * 包装袋:污染敷料等不损伤包装物的废物。 * 利器收集盒:易损伤包装物的利器、污染的血制品、重金属废物、血尿标本等。 * 周转箱:运送包装好的医疗废物。 * 包装物的要求:黄色;有统一标识;无污染;无破损;符合装量要求。 一双没有洗的手比爬满蟑螂的手 更可怕! “手卫生”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手卫生 *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 * 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手卫生必备的设施 * 洗手用水:流动水 * 水龙头:非接触式(重点部门) * 清洁剂:肥皂、皂液(最理想) * 手消毒剂:醇类、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碘和碘伏等 * 干手设施:纸巾、干手机、小毛巾等 WHO: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 * 接触患者前 * 无菌操作前 * 接触血液、体液后 * 接触患者后 * 接触患者环境后 态度决定一切 *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什么情况下洗手 洗手六步法: 打湿 取液 揉搓六步 冲洗 干燥 护肤 揉搓六步法 (1)掌心对 (2)手指交叉 (3)手指交叉 掌心搓揉 掌心对手背搓揉 掌心对掌心搓揉 揉搓六步法 (4)双手互握 (5)拇指在 (6)指尖在 搓揉手指 掌中搓揉 掌心中搓揉 卫生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揉搓六步方法相互揉搓双手,保证溶液充分接触到手的各个表面,直到干燥。 (20-30s) 适用于: 多重耐药菌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适用于: 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等传染病。 适用于: 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 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 病历夹警示粘贴图 医技科室包括检验、放射、B超、心脑电图、病理、核磁等科室。 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或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和处理,带有传染性检验标本,不仅使病人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传染,而且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高。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Devine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1;43;72-75 Lemmen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4; 56:191-197 Trick et al. Arch Phy Med Rehabil Vol 83, July 2002 Walther et al. Biol Review, 2004:849-869 × × × ×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