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人员职业安全防护_高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 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的使用 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安全处置废弃物 使用利器盒 减少对锐器的处理 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 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 不要人工分捡锐器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操作注意事项 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 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 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 用后不能立即处理的,应使用单手回套法 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 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 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锐器盒放置于干燥,人少地方,避免放于潮湿地方(由于潮湿引致锐器箱易被锐器突出箱外,增加安全隐患),锐器若突出于锐器盒及时借助工具将利器放入锐器箱,勿用手直接接触锐器。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所有操作后应由操作者自己处理残局,避免意外刺伤的发生。 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不得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室内不宜留人,开紫外线灯时避免双眼直视灯管,应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以防结膜炎和皮肤红斑的发生。在消毒过程中产生的臭氧有强氧化作用,能破坏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引起肺水肿和哮喘。 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传递刀、缝针时放慢速度,或将手术刀放在变盘中传递,避免手-手直接接触。不可直接用手装卸刀片、弯曲或折断针头。 清洗、消毒器械时,锐利器械单独放置,打包时器械尖锐端使用安全套,避免刺伤。 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站立工作时尽量减少长期伸腰、弯腰等动作。 坐位工作时,调整好桌椅的高度,使机体处于舒适状态,并注意胸部与桌边缘应有一定距离,以一拳为宜,不可全身扑于桌面工作。 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长期站立会引起静脉曲张。 措施: 可穿大隐静脉弹力袜,适当的压迫下肢血运以减少发生率。也可在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避免有未经清洁、消毒的手去触摸自己的脸部。 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定期健康体检。 工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伤口紧急处理方法 捏住伤口近心端,以阻断静脉回流。 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向伤口部位方向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 冲洗后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伤口。 皮肤或黏膜暴露紧急处理方法 皮肤和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登记与报告 医务人员暴露感染性血液——医用锐器损伤作紧急处理后报告 报告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部门 填写“医院医务人员利器刺伤报告卡”,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24H内) 、防保科(时间参照防保科) 预防保健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相应的登记处置和报告及追踪 发生职业暴露,立即上报防保科和院感科! (三)预防性用药 1、免疫预防:根据某种感染的危险程度和发生感染的频率进行预防接种,使用疫苗应尽量在医务人员进入高危区工作之前进行。 2、预防性用药:根根卫生部制订的《医务人员艾兹病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属艾兹病职业暴露者,要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预防性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四)追踪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定期检测及随访。 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当天、4周、8周、 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定期追踪,对 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 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 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乙肝:暴露后当天、3个月、6个月追踪 丙肝:暴露后当天、4周、3个月、6个月追踪 梅毒:暴露后当天、4周、3个月追踪 案例分析 某产科助产士接生,结束时发现手套破,手指有伤口,接触了大量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