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河北大学食品安全与健康第5章.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河北大学食品安全与健康第5章.ppt

毒性 : 低毒,肝损伤多见,也有肾损伤和血管损伤。 致癌性:⑴、动物试验: N—亚硝基化合物有致癌作用,是前致癌物。N—亚硝酰胺是末致癌物,直接致癌。 人类流行病:智利—胃癌;日本—胃癌;林县—食管癌 强致癌性;较强致癌性、中等致癌性、弱致癌性。 硝基化合物:几种重要的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最低致癌剂量:二甲基亚硝胺(NDMA)大鼠0.13;小鼠0.01;二乙基亚硝胺(NDEA)大鼠0.13;吡咯烷亚硝胺大鼠5.00。 致畸作用:N—亚硝酰胺能引起仔鼠脑、眼、肋骨和脊柱的畸形。 N—亚硝胺致畸很弱。 致突变作用 6. 毒性 亚硝胺为间接致癌物。亚硝胺需在体内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代谢为烷基偶氮羟基化物,进而致癌。 R-N=N-OH 亚硝酰胺为直接致癌物。亚硝酰胺类化合物水解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物,对接触部位直接致癌。 致癌机理 7. 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预防措施 长期慢性的亚硝胺摄入可引起肿瘤或癌变,为预防亚硝胺对人体危害,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抑制体内合成采取综合措施 ⑴、控制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用量 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参照国家标准:肉类制品、肉类罐头亚硝酸盐<0.15g/kg ;残留量:肉制品<30mg/kg 、肉类罐头< 50mg/kg 。生产熏制食品时利用烟液或烟发生器,消除或降低亚硝胺的生成。 ⑵、阻断亚硝胺的生成。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同时,加入VC、VE、酚类没食子酸。因为这些物质含有羟基,首先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相应酮,亚硝酸盐被还原为NO,阻断亚硝胺的合成 ⑶、钼肥的利用。 据试验:钼肥能降低粮食、蔬菜芽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植物中的VC含量 ⑷、改进提高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增加膳食中的维生素,少吃腌制蔬菜、熏肉,添加硝、亚硝酸盐的食物。 ⑸、防止食物霉变及微生物的污染 霉变。新鲜食品。 ⑹、食用能降低亚硝胺危害的食物成分 大蒜的大蒜素、茶叶的茶多酚、猕猴桃的VC、黄酮等。 ⑺、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 ⑻、制订食品中亚硝胺的容许限量标准 食品中的PAHS来源 (煤)烟尘的污染,工业三废的污染;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废气中的PAHs随灰尘降落到农作物或土壤中,农作物吸收造成污染。 食品烹调过程:熏制 ,烘烤油炸。 脂肪热解或热聚 植物和微生物可合成微量多环芳烃 (四) 多环芳烃化合物 (五)杂环胺类化合物 1. 杂环胺概况 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HCAs)是在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具有强烈的致突变作用,在多种动物的不同组织或器官可以诱发肿瘤。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HCAs有20多种,其中对动物致癌的有10种。 杂环胺分为两大组: 氨基咪唑氮芳烃类:喹啉类(IQ)、喹喔啉类(IQX)、吡啶类(PhIP); 氨基咔啉类:α-咔啉(AαC);δ-咔啉;γ-咔啉; 2. 杂环胺的形成 食物蛋白质或某些氨基酸成分在高温下,合成HCAs,是膳食中产生的HCAs的主要来源。 烹调时间和温度是杂环胺形成的关键因素。 PhIP在烹调的肉类食品中普遍存在,含量最高。 不同温度、时间对油炸牛排中PhIp、MelQx含量的影响 对多种器官具有致癌性; 间接致癌物,致癌机理:N-羟基化活化后的HCAs带正电荷与DNA形成加合物。 3. 杂环胺的致癌性及其作用机制 4. 杂环胺的致突变性 具有强烈的致突变作用,比PAHs的致突变作用强,间接致突变物;代谢活化后才有致突变性; IQ和MeIQx对细菌的致突变性较强,PhIP 对哺乳动物细胞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 5. 预防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尽量少采用烧、烤、煎、炸等烹调方式。 制定食品中HCAs的限量标准 六、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 (一)食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radionuclide of food ) 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宇宙射线的粒子与大气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下产生,主要有14C,3H 另一类是地球形成时就已存在的核素和它们的衰变产物,如238U,235U等 (二)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指食品吸附或吸收外来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射性高于自然本底称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来源:核爆炸、核废物的排放 意外事故。 (三)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1.天然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226Ra是238U的子体,毒性比铀大,是а放射体,沉积在骨组织中,是亲骨性,属极毒性放射性核素 2. 人工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131I Hf8.6天 诱发甲状腺瘤,并可通过母乳对婴儿产生危害 90Sr Hf 28年 危害:参与钙代谢,对骨骼有亲合力,排出缓慢终生危害,动物引起白血病,骨癌 137铯 Hf 30年 危害:参与钾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