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二○○四年八月三十日 课程介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教学计划和学习方法 参考书 考试问题 教学目标 讲授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 非理论基础,内容新、范围广。 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和信道分析、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和网络构成、GSM系统、窄带CDMA移动通信系统、宽带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学习难点: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和建模 移动信道的基本概念和建模分析方法 现代移动通信新技术:GSM、CDMA和OFDM等 教学计划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2学时) 第二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8学时) 第三章:无线移动通信信道 (4学时) 第四章:移动通信的调制技术 (4学时) 第五章:抗衰落技术 (2学时) 第六章:语音编码技术 (2学时) 第七章: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技术(4学时) 教学计划(续) 第八章:移动通信网 (1学时) 第九章:GSM通信系统 (10学时) 第十章:CDMA移动通信系统 (6-8学时) 第十一章:3G移动通信及其标准 (4学时) 每章学时安排根据实际情况会略有调整 学习方法 自学为主 教材、网络和期刊杂志 主动听课 理解概念、领会难点 勤于思考 发现提出问题 轻松活泼 基础知识要求 现代通信原理,各种编码调制技术。 信号与系统 付氏和拉氏变换 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 卷积 自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功率谱等 电路原理 参考书(一)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啜钢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祁玉生等著,通信工程丛书,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赵荣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蔡涛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骆健霞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二) 《CDMA系统工程手册》,许希斌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移动蜂窝通信,模拟和数字系统》(第二版),[美]李建业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CDMA扩频通信原理》,[美]A. J. 维特比著,李世鹤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 IS-95 CDMA和cdma2000》,[美]Vijay K. Garg等,于鹏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 数字移动通信》(修订本),郭梯云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孙立新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考试问题 48个学时只能初步了解移动通信原理,要求主动听课,认真完成作业,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作业:1. 交手写的纸件。 2. 课堂演讲的方式。 移动通信 第一章 概述移动通信 主要内容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 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Beyond 3G移动通信系统 个人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 移动通信的分类及工作方式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就叫做移动通信。换句话说,移动通信解决因为人的移动而产生的“动中通”问题。 终端的移动性:手机、车载台 个人的移动性:SIM/UIM卡方式支持的业务 业务的移动性: 通信网的智能化和无线化使三者统一起来。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 移动体之间的通信联系的传输手段只能依靠无线电通信,因而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除依靠无线通信技术之外,还依赖有线通信网络的支持,如公众电话网PSTN,公众数据网PDN,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移动通信的特点 1、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复杂 通信频段: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 地表面波、电离层反射波、直射波和散射波 什么是衰落现象? 什么是阴影效应和多径传播? 移动通信信号的衰落与干扰 移动通信环境的时变性 多径传播导致时延扩展。 移动体的运动导致多普勒效应。 接受的电波是直射波,绕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的叠加,造成接受的电波强度起伏不定,最大相差20-30dB. 这种现象称为衰落(Fading)。 移动通信环境的时变性 衰落(Fading) 分为慢衰落和快衰落。 慢衰落:由阴影效应产生,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快衰落:由多径效应产生,一般服从瑞利分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