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ppt

(1)戊二醛处理菌体细胞:10克菌体(湿重),0.1ml25%戊二醛,混匀。 (2)明胶液配制:1克明胶,加8ml 水溶解。 (3)固定制膜:混合(1)和(2),铺成2-3mm厚的膜,0-5℃凝固1h 。 (4)戊二醛处理:0.25%戊二醛溶液75ml,浸泡24-48h。 (5)成型:机械破碎,成10目大小,蒸馏水洗涤待用。 2、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法 大肠杆菌和产氨短杆菌已分别用于工业化生产L-天冬氨酸、L-苹果酸。 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大肠杆菌(L-天冬氨酸酶): (1)材料准备: 菌悬液:E. coli ATCC II303,1kg菌体(湿重)加2L生理盐水,冷至8℃。 单体溶液:丙烯酰胺750g,N,N’甲叉双丙烯酰胺40g,溶于2.4L水, 冷至8℃。 (2)固定化 ⅰ混合菌悬液与单体悬液,加入催化剂:100ml25%β-二甲基丙腈,500ml1%过硫酸钾。 ⅱ聚合:20-25℃,15-20min(聚合反应约在5min后开始。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30℃时,迅速用冰水冷却)。 ⅲ成型:切成3-4mm颗粒,水洗。 (3)活化细胞 固定化细胞在含有1mM Mg2+的1N反丁烯二酸铵(pH8.5)中,37℃24-48h。(天冬氨酸酶活力可提高9-10倍)。 3、海藻酸盐包埋法 海藻酸为d-甘露糖醛酸和l-古罗糖醛酸通过1,4糖苷键联接而成的聚合物。 (1)海藻酸钠溶液配制:6g溶于96ml水(约6%浓度)。 (2)混合菌体:0.3g湿菌体/ml (30%W/V)。 (3)固化和成型:固化液(含Ca2+、Zn2+、Al3+等多价阳离子溶液,如0.1MCaCl2),将海藻酸钠与菌体的混合液用针形管滴入固化液中。 (4)硬化与洗涤:颗粒放置于0.1M CaCl2浸泡1小时进一步固化。 缺点:在高浓度的电解质(K+、Na+等)中颗粒不稳定。 Ca2+等多价离子会在磷酸缓冲溶液沉淀,导致机械强度降低,和重新溶解。 二、吸附法 细胞表面带有电荷,因此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或吸附作用结合于载体。该法简便,易于再生,但结合力弱,易脱落。工业应用上较少。 阴离子树脂:固定放线菌(葡萄糖异构酶,生产果糖) DEAE-纤维素:固定巨大芽 孢杆菌(青霉素酰化酶,生产6-APA)。 三、其它 交联法有少量尝试,如含有天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曾用多种双功能试剂交联,发现只有戊二醛交联能获得有活力的制剂,但所得固定化细胞颗粒太细,机械强度差。 共价结合法:少数细菌表面可能存在氨基,如微球菌,可以碳二亚胺脱水与CM-纤维素连接。细胞无生存能力,但仍保留组氨酸氨裂合酶的活性,故引起人们注意,有等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节 固定化酶和细胞的应用 一、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氨基酸工业 (1)利用固定化酰化酶(细胞)生产L-氨基酸 —DL氨基酸拆分 工业上化学合成氨基酸都是无光学活性的DL型外消旋混合物。须将它进行光学拆分以获得L型氨基酸。 外消旋氨基酸拆分方法: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其中以酶法最有效,能够生产纯度较高的L-氨基酸。反应式如下: (2)氨基酸的转化生产 门冬氨酸的生产:利用固定化门冬氨酸酶(细胞,E. coli)生产 HOOCCH=CHCOOH+NH3—→L-门冬氨酸 反丁烯二酸 L-丙氨酸、L-鸟氨酸、L-瓜氨酸的生产:利用固定化门冬氨酸β脱羧酶(细胞,恶臭假单胞菌)生产,其原理是, L-门冬氨酸——→L-丙氨酸+CO2 L-精氨酸——→L-瓜氨酸(冷冻固定化细胞) ——→L-鸟氨酸(不冷冻) (3)固定化细胞直接生产氨基酸 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已通过这种方法生产。 2、抗生素工业 (1)从青霉素生产青霉烷酸(6-APA) 青霉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有一个共同母核——6-APA。改变其侧链结构,则可改变其抗菌谱、水溶性、耐酸性、和抗β-内酰胺酶的能力。在发酵法中,对不同的侧链前体进行发酵以生产不同的青霉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近百种,但成功的只有青霉素V,其它则因产率低、产物复杂等原因而无实用价值。 半合成是将6-APA用不同侧链羧酸酰化,进一步合成了许多广谱、耐酸、抗β-内酰胺酶、毒性低、适合不同用途的新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对羟苄青霉素、苯甲异恶 唑青霉素、对羟氨苄青霉素……等。 获得半合成起始物6-APA是半合成各种青霉素的关键。发酵法生产6-APA产量低,分离困难。故直接发酵法被排除。50年代酶催化水解青霉素生产6-APA成功。已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用酶法生产6-APA产率很低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