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ppt

NBG编码 NASPE(北美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 BPEG(英国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Generic Pacemaker Code 频率适应性 R=有频率适应性 感知后的反应方式 I=抑制 T=触发 D=抑制和触发 O=无 感知的心腔 A=心房 V=心室 D=心房和心室 O=无 起搏的心腔 A=心房 V=心室 D=心房和心室 O=无 ? ? ? ? 试图理解:DDDR, DDD, VVIR, VVI, AAIR, AAI, VDDR, VDD … 销售编码:SSI(R) NBG编码:通常用3-5位英文字母表述一个起搏器的类型和起搏模式 脉冲发生器的分类 电极导线 心房电极导线 心室电极导线 心房电极导线 主动与被动固定 被动固定电极导线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螺旋电极 螺旋电极 翼状电极 单腔起搏系统-心室 双腔起搏系统 三腔起搏系统 术前准备 物品准备:起搏器、电极、静脉撕开鞘、穿刺针、手术包等。 药物准备:利多卡因、异丙肾 病人准备:①知识宣教;②备皮:上起颌下,下至剑突,左右至腋后线,包括双侧上臂;③练习床上排尿;④必要时停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⑤更换病员服(纽扣在背后),更换床单元; 操作方法 消毒铺巾; 分离切开头静脉或穿刺锁骨下静脉; 插入起搏电极; 电极到位后的测试; 血管切开处固定; 起搏器囊袋的制作; 起搏器安置与囊袋缝合。 术后护理 术毕查心电图一次,起搏器切口沙袋(0.5-1kg)压迫6小时,观察局部出血、渗血情况; 绝对卧床24小时,第2~3天可取平卧位、半卧位、左侧卧位。一般72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如使用螺旋电极24小时后可下床; 心电监护24小时,利多卡因静脉维持24小时; 病房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VVI 起搏器 VVI,60 ppm 60 ppm DDD 起搏器 DDD, 60 ppm 出院指导 其他疾病治疗 起搏卡:机场安检 自我监测脉搏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能接触强电场、磁场,手机在起搏器对侧接听; 特殊检查:禁做MRI 随访与就诊:术后1月、3月、6月、12个月, 每年一次,接近使用限期(7~10年)应缩短随访时间,电池耗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 临时起搏 适应症 急需起搏、房室传导阻滞有可能恢复 超速抑制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需“保护性”应用的病人 操作方法 静脉穿刺置入电极; 到位后设置起搏阈值、感知电压,摄片定位; 固定起搏电极; 术后护理 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相关的心律失常。 注意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的连接是否紧密,脉冲发生器的电池及时更换。 定期测定起搏参数,以免发生起搏及感知障碍。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技术及护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南 京 市 心 血 管 病 医 院 常 芸 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是指通过导管术,将诊断或治疗用的各种器材送入心脏或血管内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 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腔内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主要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人工起搏器安装(治疗缓慢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 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蚀术 一、冠状动脉造影术 coronary arterial angiography 是指经皮穿刺外周动脉将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送至主动脉根部或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推注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从而明确冠状动脉是否有病变,病变的部位、程度等。 冠状动脉解剖 评定冠状动脉血流和狭窄程度 TIMI血流 0级:无血流灌注,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 I级:造影剂部分通过,冠状动脉狭窄远端不能充分显影 II级:冠状动脉远端可完全充盈,但显影慢 III级:冠状动脉远端造影剂完全而迅速充盈或消除,为正常冠状动脉血流 局限性 1、CAG仅能显示被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而不能显示管壁的病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不高,CAG正常的冠状动脉,尸检经常发现广泛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