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健康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心绞痛的健康教育 本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血流具有很大的储备力量,气血流量可随着身体的生理情况有显著的变化,在激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对氧的需求增加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增加(可增加6-7倍),达到供求平衡。当灌装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当心肌的供血减少等到上能应付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无症状。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情绪激动、心力衰竭等是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脉的供血已不能相应增加,即可引起心绞痛。 心绞痛患者发病诱因以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为主。在以上情况下,可引起冠脉痉挛和血流变学的变化,加重心肌缺血。另外,可影响到体内14种激素水平,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致冠脉痉挛,是诱发心绞痛的重要因素。因此76.1%出现心理障碍可引发心绞痛。值得重视的是41.3%的人对疾病知识缺乏。 大多数心绞痛病人发病后仍能从事一般性体力工作,且能存活很多年。部分心绞痛病人有发生心肌梗死或者猝死的危险,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控制冠心病进展的重要方面是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制定以下健康指导如下:? 一、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应指导病人: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饮食原则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含维生素多的蔬菜为主。饮食不宜过饱餐或饮少食多餐,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脑负担。嘱患者要少量多餐,限制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向患者介绍鲫鱼、瘦猪肉、牛肉等胆固醇含量较低的食物,肥胖者特别要限制食量,减轻体重,从而减少心脏负担;合并糖尿病者需降低血糖;如有贫血、甲亢、心力衰竭者均应注意避免使用任何增加心肌耗氧的药物。 指导病人适当运动:适当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功能,促进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建立,防止肥胖有好处,但避免过度劳累。 戒烟 保持情绪稳定:引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视现实,向病人介绍情绪激动和不良心理刺激对病情的不利和稳定乐观情绪的益处,指导病人控制和调节情绪,帮助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病人放松技术:研究表明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放松技术的基本方法有缓慢呼吸,闭目静卧依次放松全身部位肌肉。集中注意力选择某一物品作为注意对象,每日3次,每次15-30分钟,或看电视,听广播分散病人注意力。 避免诱发因素:告知病人及家属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都是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应注意尽量避免。 病情自我检测指导:教会病人及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或者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如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或心绞痛发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警惕心急梗死的发生。不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能表现为牙疼、上腹痛等,以防止误诊,可按心绞痛发作处理并及时就医。 用药指导:指导病人出院后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自我检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坚持服用硝酸酯类药物,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消心痛以备急用。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放置在棕色瓶内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以防潮解失效,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一次,以确保疗效。此外嘱重者用药后不要突然站立,以防体位性低血压。病情严重者应尽早作冠脉造影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定期复查:告知病人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血糖、血脂等 因此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活动必须有家属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进行。处于疾病困扰中的患者,既需要家属的生活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在家庭生活中更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家属的健康观和不良的生活行为也直接影响到患者,家属对学习的反应会影响患者学习的积极性。患者出院后在家庭生活中更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如家庭成员饮食习惯吃高热量、高脂、高盐食物等,出院后家庭成员能否一起改变饮食习惯等。所以在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对家属的教育,根据文化程度高低,有针对性地分发健康教育资料,在病区中设立健康教育图片展示区,对学习能力差的人员应反复强调,提高其认识疾病的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只有这样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实施。 ???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