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工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技术报告
PAGE 1
一、前 言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推广信息技术。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区电子信息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并不断增强其在我区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探索并推广以信息技术改造我区传统产业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保持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有力保障。
重庆市属首批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我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条件较好,是重庆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重要试点示范区,为加快推进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进程,按照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和《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并结合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的行动指南,规划期为2009—2020年。
二、发展回顾与总结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在万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区重点培育的五大特色先导产业之一,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既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今后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提高
我区信息产业基础环境和发展所需的保障条件极大改善,初步建立了信息产业发展的资源共享体系。通过信息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入了开放、共享、竞争、服务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机制,在解决各自为阵、各自为战、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上积累了新经验,促进了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产业聚集发展的基础设施日益改善,逐步成为库区交通物资集散枢纽中心,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二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以盐气化工、食品药品、新型材料、纺织服务、机械电子为主导和产业逐步形成。
三是产业发展的平台日趋完善,大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工业园区加快建设,集聚生产要素加快产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
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人才支撑力量不断增大。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56亿元,同比增长26.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同比增长54.5%,实现工业增加值67.38亿元,同比增长90.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4亿元,同比增长2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98元,同比增长19.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66元,同比增长16.9%,经济总量排名位居渝东北各区县之首,重庆市第六。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开始呈现产业积聚态势,为重大项目实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信息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政务信息化实现了公文和信息的电子化传递,全区152个区级行政事业单位,52个乡镇街道,中央和重庆市驻万机构,区级重点企业,都已被纳入政务信息网,并开通了“政府公众信息网”、“招商网”、“农业网”、“旅游网”、“卫生信息网”、“建设信息网”、“三峡交通网”、“三峡红盾网”、“路政审批网”等一大批部门专业网站,IP城域网传输带宽超过600Gbps,光纤总长达5.5万芯公里,出口带宽4*2.5G,宽带小区300余个,宽带接入方式有ADSL、光纤+LAN等,建立了移动通信网GSM网和CDMA网,总交换容量达150万门,并实现了智能网功能,采用光纤、微波和卫星等传送方式,建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广播电视网络,可同时传送50套电视节目和多套调频广播节目,有力推动了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农村信息化开始启动:已在新田、熊家等13个乡镇进行了“百镇建网工程”试点,“农信通”工程已在长滩镇、农驹镇、罗田镇等28个乡镇试点示范。
企业信息化成效初步显现:全区有21个企业信息化项目列入了重庆市的指导性计划,通过组织实施CAD/CIMS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推广应用MIS/ERP等试点示范工程,以及企业内部OA系统,全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收到了初步成效,全区主要工业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开展OA、CAD、CAM/CIMS等信息技术应用,许多企业建立了信息网络,企业信息化逐步展开。
社会信息化应用日益深入: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不断加强,IC卡的应用日渐普及,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一批新兴业务开始起步,交通部门实施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docx
- 医学课件-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pptx
-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 全.doc VIP
-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ptx VIP
- 传统文化与修身(鲁东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精品课件.pptx VIP
- 益智课堂数字华容道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案.docx VIP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