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与马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这表明(  ) 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 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又求同存异 2.每逢农历新年,在不少地方都有舞狮表演,为节日增添热闹色彩。但青少年中会舞狮表演的实属凤毛麟角,不禁让人担心“狮艺”这一国粹会不会慢慢失传。有人认为,可否将“狮艺”带进中学的体育课程当中,既能让同学们强身健体,又可以更好地传承“狮艺”这一国粹。这样建议的合理性是(  ) A.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 B.文化创新最终来自社会实践 C.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D.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前提 3.“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  ) A.随时代变迁而推陈出新   B.具有相对独立性 C.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4.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古到今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也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这两种观点(  )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③认为应坚持文化创新 ④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 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对传统文化要全面继承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7.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  )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8.2013年7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写入法律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养老问题的关注。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许多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 ①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仍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传统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④人们的养老观念应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几千年来,孝敬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典故。2013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有义务对老年人进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并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从中可以看出(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对孝道这一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 ④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11. 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一大批新词语。近100年来,中国就形成了3个新词语大规模涌现的高峰,第一次发生在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