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区域地质情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工程地质 1.3.1 区域地质概况 1.3.1.1 地形地貌 方大坪水电站地处川西高原东南边缘贡嘎山强烈隆起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顶高程1130~5000m。区内河谷深切,高差达1000~3000m,呈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工区内地形坡度一般为40°~70°陡坡,河床比降40‰,宽100~200m,水流湍急,河漫滩断续分布于两侧,宽约5~30m,高出水面1~3m。两岸冲沟发育,在沟口常有扇形展布的洪积堆积物。 1.3.1.2 地层岩性 工区位于磨西断裂西部变质岩区,主要地层为二叠系、泥盆系变质岩,岩性以灰岩、硅质白云岩夹大理岩、板岩、片岩、千枚岩、断层泥、碎裂岩和角砾岩等。第四系地层由冰碛(glQ3)、冰水堆积(fglQ3)、冲积(alQ4)、洪积(plQ4)、崩坡积(col+dlQ4)等松散堆积物组成,分布厚度:河谷30~80m、河谷两岸边坡10~100m。 1.3.1.3 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区位于贡嘎山断块东北部断裂带交汇部位,东侧以磨西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延伸段)为界,西侧以大泥沟为界,其外玉农希断裂和磨西断裂是目前还在继续活动的断裂。大发断裂呈近南北向斜穿工程区。 1、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工区地处鲜水河地震带附近。工程场地内没有发生强震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也无6级以上强震活动记载,场地的地震烈度主要来自鲜水河断裂活动的波及影响。 2、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据省地震局1998年12月《四川大渡河支流田湾河梯级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的地震地质分析表明:工程场地未来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工程区为8.8度,即地震基本烈度为Ⅸ度,相应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值为318 cm/s2。 3、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工区位于甘孜褶断带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交汇部位,区域构造背景复杂。所处的鲜水河断裂、玉农希断裂均为活动断裂,6级以上强震皆发生在上述两条边界断裂上。工区主要受外围强震活动的波及影响。工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差,但在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处理措施后,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3.1.4 物理地质现象 工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崩坡积、洪积、冲积和冰川冰水堆积物沿河两岸广布,厚度大、坡度陡,现代泥石流活动发育。龚家沟、油房沟、唐家沟和大泥沟、大发沟、汪家沟等都是十分活跃的泥石流沟。 工区自然边坡角30°~70°,一般由崩坡积之碎块石夹碎屑组成,透水性较好,植被发育,自然边坡稳定,仅局部见小型滑坡现象。 工区岸坡浅表基岩倾倒变形现象普遍,岩体风化、卸荷作用表现较强烈。一般岩石强卸荷、弱风化水平深度30~80m、弱卸荷弱风化水平厚度20~40m。 1.3.1.5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不丰,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 1.3.2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可研审查意见,上坝址区为推荐坝址区,位于大发水电站尾水出口上游153m处的田湾河上,河道靠右岸,呈“S”型,河流走向由N37°E逐渐转为S11°E流向,左岸为一级阶地和漫滩地形。河谷宽100~135m,河谷横断面呈“v”型,现代河床分布于右岸,枯水期河水位高程1172.0~1173.0m,河床宽23~37m;右侧岸坡为坡高20~50m、坡角60~72°的陡崖,左岸为一级阶地和漫滩地形,高于河床10~12m,阶地后援为45~60°的陡坡,坡高50~150m 坝址两岸及谷底基岩由二叠系下统(P1)白云岩、灰岩夹炭质、云母石英板岩、片岩等组成,岩体呈厚层状结构,岩石坚硬、较完整,强卸荷带宽度10~35m;河谷覆盖层最大厚度约64m,由①层漂(块)卵(碎)砾石层(gl+fglQ3)、②层含卵砾石砂层(fglQ3)、③层含砂漂(块)卵(碎)砾石层(fglQ3)、④-1层和④-2层含砂漂卵砾石层(alQ4)、⑤层块碎石土层(col+dlQ4)及⑥层素填土组成。 坝基覆盖层深厚,坝肩基岩强风化强卸荷带较厚,透水性强。 1.3.3 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 1.3.3.1左岸引水明渠工程地质条件 左岸引水明渠布置在大发电站尾水出口节制闸与厂房之间,从前池经压力管道引水至上厂址的线路总长1352.87m、从前池经压力管道引水至下厂址的线路总长1642.69m,根据地形情况分为六段。 第一段:为引水明渠前段(桩号渠0+000.00~渠0+300) 位于田湾河左岸一级阶地和漫滩上,地面高程1168.60~1173.13m、宽30~90m、地形较宽缓,属于半挖半填段,明渠边墙、底板置于④-1层含砂漂卵砾石层下部,其下各土层均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以作为基础持力层。 在大发电站尾水出口外侧一带的引水明渠处于河床边缘,常年受洪水冲刷,设计应考虑洪水期河水对明渠的影响。 由于④-1、④-2层含砂漂卵砾石层(alQ4)结构呈松散~稍密状,施工中应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