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 料 增强相体积比Vol% 密 度 g/cmP3P 拉伸强度 MPa 弹性模量 GPa 比强度 MPa g/cmP3P 比模量 GPa g/cmP3P 铝 合 金 2.78 393 72 141.3 25.9 结 构 钢 7.85 413 206 26.3 7.85 钛 合 金 4.52 712 116.7 157.5 25.8 GF /聚酯 60 2.0 1245 48.2 623 24.1 CF (高强) /EP 60 1.45 1471 137.3 1014 94.7 CF (高模) /EP 60 1.60 1049 235 656 146.9 有机纤维/EP 60 1.4 1373 78.4 981 56.0 BF / EP 50 2.0 1323 207 661.5 103.5 CF / 聚酰亚胺 50 1.56 1300 112 833 72 SiCF(CVD)/Mg 50 3.1 1331 230 429 74 CF /Al 35 2.4 800 150 333 62.5 BF / Al 50 2.6 1500 220 576 84 SiCF(CVD)/Al 50 2.85 1500 230 526 81 (Nicalon)/Al 40 2.6 900 110 346 42 Al2O3(FP) /Al 50 3.3 650 220 197 67 SiCw/ Al 20 2.8 620 138 221 49 SiCp / Al 20 2.8 510 100 182 36 BF /Ti 45 3.7 1500 220 405 59 SiCF(CVD)/Ti 35 4.0 1750 230 437 57.5 TiCP/Ti-6-4 20 959 139 1-2 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 主要取决于基体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 — 300?C以下 金属基复合材料:铝、镁基复合材料 — 300?C 钛合金基复合材料 — 650?C 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 — 1000?C 高温合金基复合材料 — 1200?C 陶瓷基复合材料 — 1500?C 碳/碳复合材料 — 1800?C。 图14-7 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范围的应用 1-3 复合材料的其它性能: 1)硬度:复合材料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基体材料性能。一般树脂基复合材料小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小于 陶瓷基复合材料 2)耐自然老化能力:取决于基体材料和界面的性能。一般来讲陶瓷基复合材料优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优于树脂基复合材料。 3)耐化学腐蚀性能:树脂基复合材 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优于金属基复合材料。 4)导热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 — 5 0 ~ 65 W/ m K; 陶瓷基复合材料 — 0.7 ~ 3.5 W/ m K; 树脂基复合材 料— 0.35 ~ 0.45 W/ m K 。 1-4 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成本高低及实用化程度: 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成本高低及实用化程度与其界面结合特点和制备成型工艺温度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树脂基复合材料一般为物理界面结合(或偶联剂化学键结合),成型工艺温度不高于300?C,工艺装置相对简单,生产工艺成熟,产品成本最低;金属基复合材料次之,界面结合为化学反应结合,界面结合复杂并要求高;成型工艺温度可达1000?C,工艺装置复杂;陶瓷基复合材料工艺最复杂,成型工艺温度在1200?C以上,同时其界面结合更为复杂,产品成本也最高。 2、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2-1 基体材料: 1)聚合物 近年来热塑性聚合物以其高韧性、贮存期长、可修补、成型周期短为特点,已成为第三代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注目的焦点。目前已开发出PEEK、PAI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最近发展的热致液晶聚合物是热塑性聚合物树脂中的佼佼者。这种材料的大分子主链结构是由刚性或半刚性的棒状单元链段与柔性单元链通过分子剪裁设计构造而成。使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并改善了加工性、韧性和柔顺性。 2)金属材料 传统金属材料的发展几乎已到了极限。金属间化合物,如Ni-Al、Fe-Al和Ti-Al系,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以及高温性能良好等优点,是今后高温金属材料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够解决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等问题,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由于其量子效应、物质的局域性及巨大的表面及界面效应,使物质呈现出许多既不同于宏观物体,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