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收入分配认知的共识、分歧与变迁.pdf

中国民众收入分配认知的共识、分歧与变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 年12 月 总期第37 期 (社会转型与治理系列报告 STG201402) 中国民众收入分配认知的共识、分歧与变迁 李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与人口学院) 1 人大国发院简介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国发院)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 独立的校级核心智库。国发院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 优势学科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新型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 公共交流平台为载体,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对中国面临的各类重大社 会经济政治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以达到“服务政府决策、引领社会思 潮、营造跨学科研究氛围”的目标。 国发院通过学术委员会和院务会分别对重大学术和行政事务进 行决策。目前由陈雨露教授担任院长,刘元春教授担任执行院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紧邻新 图书馆) 电话:010 网站:http://NADS. Email: nads_ruc@126.com ,nads@ 2 目 录 摘 要4 一、引言5 二、概念辨析8 三、概念的操作化测量11 四、共识17 五、分歧26 六、变迁35 七、结论41 参考文献43 附图:45 3 摘 要 本文澄清了与收入分配认知相关的几个概念:实际的不均、认知 的不均、认可的不均、以及分配公平感,并利用民众估计的几种典型 职业的实得收入(actual income ,do earn)与应得收入(ethical income , should earn)建构了三个与收入分配相关的主观认知指标:收入不均 认知度,收入不均容忍度,以及分配公平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众 在收入分配认知和态度方面的共识、分歧、变迁进行了描述。基于 ISSP2009 和 CGSS 数据的分析和跨国比较表明,尽管我国贫富不均 已处于世界前列,但从大局上看,民众并未充分认识到现实存在的收 入不均,并且对现实中的不均有很高的容忍度,更未形成极端的不公 感。民众虽然有一定的收入均等化诉求,但这种倾向缺乏充分的共识 基础。民众在收入分配情况认知和理想的贫富差距上仍然存在较大的 分歧。历时比较表明不公感和不均感在中国有增长;国际比较表明中 国的情况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公众收入分配认知状态与其他很多国家 存在共同之处。 关键词:分配不均 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 4 中国民众收入分配认知的共识、分歧与变迁 ⃰ 李丁 一、引言 贫富差距的扩大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分配改革压力。国家统计局和 不少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从1990 年代就 开始超过国际警戒水平0.4(Jansen,Wu, 2012; Xie, Thornton, Wang,Lai, 1 2012; 程永宏, 2007; 谢宇, 2010b) ,并长期高于0.47 ,个别研究甚至 2 估计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 0.61 。中国社会客观存在的收入不均处 于世界前列。依据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e (ISSP)2009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