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课程大纲97年10月6日拟.docVIP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课程大纲97年10月6日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 講授大綱 97年10月7日 古典時代----夏、商、周(二) 一、周人是怎樣興起的? 1、周人與商人有著怎樣的關係? 2、太王為何舍太伯、虞仲而立季歷? 二、周人克商,為天下共主,面對怎樣的情勢?如何處理? 1、牧野之戰,武王何以克商?「利簋」與〈牧誓〉的記載,如何解讀? 武王征商,甲子那天,天剛剛亮,祭祀歲星,貞問成敗,上達天聽,不終朝,代商而有天下。(「利簋銘文」語譯) 那時正是甲子日,天剛剛黎明,王老早到了商都郊外牧的曠野,於是就宣誓了。(《尚書.牧誓》語譯) 〈牧誓〉要點有四: 一、聽信婦人(妲己)之言;二、蔑棄宗廟,不報答祖先之德;三、不任用宗室兄弟;四、寵信四方投奔來的人。 2、「殷遺民」是怎樣的人們?周人如何處理? 3、三監之亂與周公東征,是怎麼回事?周公稱王了嗎? 指定閱讀:名家論述精選之五。(徐復觀) 5、〈破斧〉一詩,朱子如何解讀?洪業如何解讀?你喜歡誰的說法? 指定閱讀:張 元,〈朱子講歷史之四:三監之亂與周公東征〉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詩經.破斧》)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一章)……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於飛,熠燿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四章)(《詩經.東山》) 「詩三百」,最好是〈東山〉。詩不算長,也不算短,而句句都好。它如此真切細微地屬於一個人,又如此博大寛厚地屬於每一個人。……〈東山〉之結末固然好,但它更好在全詩選擇了一個最佳的角度,即「在路上」,即回鄉的路。這條路如此之遠,如此之長,長得足以滿滿裝載三年的思念:「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所謂「我在東山常曰歸也,我心則念西而悲。」(鄭箋)。這條路又如此之短,如此之近,近得可以窺見所有故鄉風物,「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久別重逢的快樂好像伸手可觸。遠遠近近,短短長長,便容納了人生無數的苦樂悲欣,于是思念中的一切都變得可珍可愛,幽冷淒楚的「可畏」竟也成為温柔的「可懷」。「不可畏也,伊可懷也」,牛震運說它「一反一正,自問自答,便令通節神情跳舞」,此乃有距離,而有轉折也。「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又淺白,又平易,不著一點兒形容,然而生存的繾綣依戀,全部的形容,盡在此中。 揚之水,《詩經別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頁142。 三、「制禮作樂」指何而言? 1、「禮」是怎樣的場景? 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周頌.清廟》 參考閱讀:張 元,〈朱子講歷史之八:《詩經.二南》中的文王教化〉 2、「樂」是怎樣的場景?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瑟,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小雅.鹿鳴》 參考閱讀:張 元,〈朱子講歷史之九:《詩經.小雅》中的國君心意〉 周公封建之主要義,實在於創建政治之一統性,而周公定宗法之主要義,則實為社會倫理之確立。而尤要者,在使政治制度,俯就社會倫理而存在。故政治上之一統,其最後根柢,實在下而不在上,在社會而不在政府,在倫理而不在權力也。而就周公之定宗法之再進一層而闡述其意義,則中國社會倫理,乃奠基於家庭。而家庭倫理,則奠基於個人内心自然之孝弟。自有個人之孝弟心而推本之以奠定宗法,又推本之以奠定封建,封建之主要義,在文教之一統。故推極西周封建制度之極致,必當達於天下一家,中國一人。太平大同之理想,皆由此啟其端。故論周公制禮作樂之最一深義,其實即是個人道德之確立,而同時又即是天下觀念之確也。(錢穆,〈周公與中國文化〉載《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 四、「封疆建藩」指何而言? 1、「武裝殖民」是怎樣進行的?2、天下呈現怎樣的關係網絡?如何維繫? 參考閱讀:張 元,〈朱子講歷史之七:周宣王的大臣仲山甫〉 五、封建社會呈現怎樣的面貌與精神? 1、社會的結構:貴族、國人、平民、奴隸,各有怎樣的特性? 「國人」有時被稱為「士」,即是甲士、戰士。呂思勉說:「士則戰士,平是肆力於耕耘,有事則執干戈以衛社稷者也」。國家有危難,國君常召集國人徵詢意見,有所謂「詢國危、詢國遷、詢立君」。(楊寛,《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