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理综生物.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理综生物.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9· 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2016.4 本试卷共12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乳酸菌和酵母菌都 A.有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  B.能进行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C.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D.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2.下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光合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大豆植株的呼吸强度没有受到影响 B.光照强度为a时,影响大豆植株间作和单作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均为CO2 浓度 C.光照强度为b时,大豆植株单作固定CO2 的速率为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3.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基因的空间结构改变  B.DNA聚合酶的催化 C.消耗四种核糖核苷酸  D.识别并转运氨基酸tRNA 4.某地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在每年的八九月份会发生由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引起的局部病虫灾害,导致桐花树的枝叶大面积泛黄枯死。人们一般通过喷施农药杀死小卷蛾,科研人员发现螟黄赤眼蜂能寄生在小卷蛾体内,也可用来防治小卷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桐花树大面积枯死,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B.可用黑光灯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小卷蛾的种群密度 C.喷施农药使小卷蛾产生抗药性突变,种群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D.利用螟黄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5.通过下列生物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加入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B.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C.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和反应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 D.鉴定DNA时向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摇匀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9.(20分)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传染病。接种乙脑疫苗是防治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研究。 (1)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B细胞分化为   ,产生抗体。 (2)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20只,以原液、103、104和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实验中自变量为   。分析可知,两种疫苗都能诱导   免疫机制的发生,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   。 (3)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   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结合(2)中实验结果分析,A组和E组相比较,   ,据此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实验中   两组的比较也可以支持上述推测。 (4)为证明(3)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2)中   和A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T细胞,把靶细胞混合培养,4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   。若   ,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30.(20分)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做了下列研究。 (1)家蚕幼虫的皮肤正常和皮肤透明受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用正常皮肤的雌蚕与透明皮肤的雄蚕交配,后代中皮肤透明的皆为雌蚕,皮肤正常的皆为雄蚕。由此判断皮肤正常为   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根据这对相对性状可以在幼虫时期淘汰雌蚕。 (2)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科研人员利用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一对基因(A、a)采用下图所示方法培育出限性黑卵雌蚕。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为   ,变异家蚕的减数分裂中能够产生   种配子。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与白卵雄蚕交配,后代   卵发育成雄蚕。 (3)为了省去人工筛选的麻烦,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只特殊的雄蚕(甲)。甲的Z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胚胎致死基因b、d及它们的等位基因。利用甲与普通雄蚕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可达到自动保留雄蚕的目的。 ①甲的基因型为   ,其与普通雌蚕杂交,后代雌蚕胚胎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