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_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_孔庚.pdf

传承与创新_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_孔庚.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承与创新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设计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 Design of Qianmen Commercial Street Reconstruction Project 撰文 孔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摘 要 通过记述前门大街改造的背景、规划和工程设计情况,研究和探讨了在前门大街商业改造的全过程 中,本着对北京市旧城保护与传承的主旨,如何实现工程设计与现代需求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前门 商业 传承 创新 1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项目的背景 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之一,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桥路口, 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当年曾是皇帝出城去往天坛、山川坛(即现在的先农坛)的御路。 前门商业街起源于明代。明代北京突破了元代“前朝后市”的定制,在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 廊房胡同一带形成大商业区。清朝前期,这里出现大量的工匠作坊、茶楼和戏园,形成专门的街市。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大量洋货涌入北京后,京奉铁路、京汉铁路开通,在前门设立东西两 个火车站,前门商业街随即盛极一时。前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不仅因其位居古 都中轴线上居中区位的繁华地区,延续至今仍展现着具有“古代中国都城杰作”之誉的城市中轴线的 永恒特征,元代及明清形成的四合院形态基本保留,而且这里又是昆曲、京剧等文化艺术的发源之地, 同时其商业的基础深厚,如全聚德烤鸭店、都一处烧麦店名声不衰、永久常驻(图 1)。因此,会馆 文化、戏楼、茶社、胡同、四合院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地区振兴发展的坚实根基。 但是由于其形成的历史地域特点,从民国初年以来原有建筑就没有得到大的修建,而且由于过 去为不同时间、不同商家零星建造,建筑形制也不统一,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有很多商铺用房甚至 已达到危房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前门商业街无论从城 市建设、道路市政建设还是城市商业布局,以及文化区域发展上均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特别 是北京承办了 2008 年奥运会后,前门大街改造成为北京市整体规划恢复中轴线的需要。 2003年1月25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崇文区政府共同举行了“北京市前门地区保护、整治和发展(国 际)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暨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前门大街改造项目的全面展开。基于上述历史文化特点, 本次改造中提出“前门天街”的概念。经过国际竞赛和多次专家论证,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并举,除部分 文保建筑修缮保留外,按照清末民初前门商街最鼎盛时期的风貌为基本元素,结合现代商业和现行法规、 规范进行全面改造,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城市与建筑、开发与人文和谐统一地进行改造。 规划整治的范围为前门大街及大街东片、鲜鱼口街区。依据规划意见书的要求,建设用地面积 2 2 约 16.19ha,规划商业地上建筑面积为 23 万 m ,保留整治建筑面积合计 11.3 万 m ,规划地下建 筑面积约 16.65 万 m2 (图 2)。 图2 规划总平面图 图1 规划地段区 200 图3 现状院落肌理 图4 建筑现状 图5 交通组织规划 2 整体改造的启动 3.1 前门大街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2003 年,北京市政府把前门大街商业的改造及规划列入城市发展 现代商业项目的运行必须与城市轨道交通紧密相连,如何实现与 的重点项目。经过前期调研、国际竞赛及实施规划,工程进入实际实 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对于一个商业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施阶段。 按照北京市整体交通规划,除在现有前门大街地铁路已经运行 本人作为部分商业项目的工程设计负责人之一,具体参与了整体 的地铁 2 号线以外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