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池材料的发展
摘要: 简要阐述电池材料体系的发展史、分类,且还对新型电池材料中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镍氢电池材料和燃料电池材料进行概述,综述最近几年来新型材料的发展前景,并做了展望。
关键词: 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battery materials
Abstract: Briefly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tery material system, classification, and also new battery materials in the 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and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materials and fuel cell materials overview, summarizes the best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done a prospect.
Key Words: Battery; Lithium-ion battery;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Fuel cell; D
0 引言
1800年,伏打电池的发明标志着电源装置——电池的诞生。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使电池的用途和性能趋于完善,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各种智能卡、电子表、计算器、移动电话、便携式CD机和手提电脑等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于生态意识的提高,新一代安全、绿色、高效的一次和二次电池相继研发和应用。我国目前已是电池生产大国,但还不是电池强国,在整体生产技术和工业水平上处于劣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电池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优势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出更具发展前景的高能、环保、新型电池材料,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池技术发展之路。由此可以看出,电池业的发展在于电池材料业的发展,研发和生产在世界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电池材料是电池行业首要的任务。
1 电池发展史
1780至1791年,发明伽尼尔电池;1800年,伏打电堆的发明标志着电池的诞生。1859年,普朗特发明铅酸电池;1868年,勒克朗谢发明锌/二氧化锰干电池;1899年, Ni/Cd蓄电池产生;1951年,密封Ni/Fe蓄电池产生;1990年,锂离子电池产生;1995年,发明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200多年的发展史是电池材料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子行业领域。
2 电池分类
电池材料主要分为锌电池、铅电池、碱性二次电池、锂电池和其他新型电池。锂离子电池主要是锂一次、二次电池,而其他新型电池材料主要为燃料电池等等。
3 新型电池材料
新型电池材料体系[1-2]主要由锂离子电池材料、镍氢电池材料和燃料电池材料构成。
3.1 锂离子电池材料
锂离子电池[3-4]是继镉/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之后最新一代蓄电池,1990年由日本SONY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并实现商品化。由于由于空间和军用的需求以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体积小、质量轻、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的电池要求日益迫切,对上述各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是在这一形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能源。
3.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在锂二次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材料都是能发生锂离子嵌入-脱出反应的物质。充电态时,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摇来晃去,而无金属锂的析出,因此,锂离子电池又称为“摇椅电池”。图3.1.1为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4],这种电池的工作电压与构成电极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的浓度有关。
图3.1.1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
3.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硬碳和含氢碳等材料[5-6],同时一些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受到了较多的重视。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7-8]:① 锂离子的脱嵌容量要大; ②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③ 放电电压很快达到平衡状态; ④高度可逆的嵌入反应; ⑤与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碳材料是人们最早开始研究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中、至今仍为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碳材料负极的充放电反应是锂在固相内嵌入-脱嵌反应,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在负极材料的内脱/嵌并形成锂碳插入化合物LixC6。在碳负极材料中,焦炭和石墨是最重要的两种,在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3.1.2为石墨材料的典型充放电曲线[4]。
Li
LixC6→Lix-y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