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陈衍诗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pdfVIP

近三十年来陈衍诗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第4期 闽台文化研究 No.4.20l4 (总第4O期) FUJIAN—TA研 ANCU唧 RALRESEARCH GeneralSefialNo.40 近三十年来陈衍诗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 林增云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近三十年来,陈衍研究成为 “热点”之一。陈衍诗学在清末民初影响广泛,故学界对 其研究集 中在诗学方面,尤其在诗学思想上用力甚深,诗歌创作研究相对来说显得薄弱。本文 回顾了近三十年来陈衍诗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目前 已拥有许多成绩,但今后仍要在研究 视角和方法上寻求突破 ,以期推进陈衍诗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关键词:陈衍 ;诗歌创作;三元说;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不俗论 陈衍 (1856~1937),幼名尹昌,字叔伊 ,号石遗 ,晚年 自称石遗老人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 绪八年(1882)举人。十一年(1885)人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 (1898)人张之洞幕。二十八年 (1902),应经济特科试,未中。三十三年 (1907),人京任学部审定科主事,兼京师大学堂教授和礼 部纂修。晚年曾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 福《建通志》,任厦门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l【】 陈衍学问浩博 ,涉及文学、经济、政治、哲学、法律、教育、美食等领域,据他后人陈步整理的 《陈石遗丛书总目录》[扪,陈衍著作有五十二种,包括专著类三十八种 (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 集》和 朱《丝词》等),辑著类两种(福《建通志》和 《闽侯县志》),译著类九种(商《业开化史》商《业 地理》和 商《业经济》等),编著类三种(求《是报》《湖北商务报》和 《国学论衡》),可谓著作等身。 在晚清民初诗坛上,陈衍 占有一席之地。他是 “同光体”的 “揭橥者”及其诗学理论的主要阐 述者,他提出的 “三元说”“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不俗论”等诗学理论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同光体”在晚清众多诗派 中影响最大,陈衍遂被推为当时的诗坛盟主,与陈三立、沈曾植分别 为 “同光体”中 “赣派”、“江西派”、“闽派”的代表人物。~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 目—— “历史文化遗产整理”设置了 “陈衍著作检索复制整理及点校”课题 .借着这个契机,陈衍研究热 度重新被点燃。 综观近三十年来陈衍研究成果 ,主要集中在诗学成就上 ,兹对其诗学研究作一详细的梳理 和评述 ,旨在清晰地展现陈衍诗学研究的轨迹 ,总结反思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 上,展望今后陈衍诗学研究的方向,期望对陈衍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有所帮助。 诗学既包括诗歌创作也包括诗歌理论,故将陈衍诗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分为这两个部分。 一 、 诗歌创作研究 理论和创作密切相关 ,虽然二者不是对等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会指导创作,反过来 , 创作也能检验理论的合理性。陈衍在诗论上造诣很高,同时能结合诗学理论进行诗歌创作 ,结 作者简介:林增云(1990- ),女 ,福建省长乐市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 107·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第 4期 集有 石《遗室诗集》(共十三卷 ,包括 石《遗室诗集》十卷 ,《补遗》一卷和 《续集/-卷)和 石《遗室 诗续集》(卷三至卷八)。 对于陈衍的诗歌成就,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其诗作平平 ,可取之处甚少 ,持论相同者有皑 河 《陈衍的诗论及诗作》,作者站在当时的政治立场来解读陈衍诗歌,认为其诗歌脱离现实,表 现了消极玩世的态度。朱文华 《风骚余韵论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嘲认为陈衍早期的 诗作枯涩深微 ,晚年诗作颇多应酬色彩。任访秋 《中国近代文学史》指出陈衍诗歌创作成就很有 限,其诗 “浅脱、蕴味不厚”网。这类论者中,皑河的观点抹上了政治批判的色彩,其他论者则只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