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科瑞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实验题目
寻找工艺流程中污染点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意在寻找工艺流程中的污染点,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率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仪器及设备:电炉、灭菌柜、电子称、净化工作台、铁锅、培养盘、平皿
等
2 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2.1 准备过程:准备两个已经消毒的房间、20 个无菌袋、20 盘PDA 培养基(300ml/
盘)。
2.2 灭菌过程:将灭菌后就培养的3 盘培养基放置于推车的1、5、9 层,其他培
养盘随意放置。待灭菌完成后,于降温室内将标有“灭菌过程”字样的3 盘培养
基装在无菌袋中,密封好后置于培养室内培养72h。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考虑
到PDA 培养基和大小米培养基存在差别,不能完全证明灭菌过程,故另外再准备
5 个平皿,装适量的大小米培养基,用纱布和报纸包裹好以后,随机置于推车的
不同位置,同生产用大小米培养基一起灭菌。灭菌完成后,取出置于无菌袋中,
放入培养室内培养三天看是否长菌。
2.3 培养基的转移过程:将灭菌好的PDA 培养基随生产用小米培养基经传递窗传
递至操作间3,移动过程中,动作须轻缓,不能按压,最好放置于最上层。操作
间3 内,在培养基被放置于地上冷却之前,将标有“培养基移至操作间3 过程”
字样的3 盘培养基抽出,装入无菌袋中,密封之后于培养室内培养72h,观察是
否有菌落生长。
2.4 培养基冷却过程:将培养基平铺在地上冷却,待冷却完全直到接种时,将标
有“培养基在操作3 的冷却过程”字样的3 盘培养基抽出,3 盘PDA 抽出的时间
要不同,且必须包含冷却最长时间。抽出后再放入无菌袋中,封好置于培养室内
培养。
2.5 接种和套袋过程:对于接种和套袋过程,共设置了6 盘PDA 培养基。用于检
查接种过程的3 盘PDA 培养基,其接种应根据所有培养基接种时间定为前期、中
四川科瑞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期和后期,给PDA 接种时,不挑取菌种,药勺的处理和平时一样,消毒处理后的
药勺插入PDA 培养基内再取出。为避免污染,接种下盘培养基时换一只药勺。用
于检查袋子的3 盘培养基,无需接菌和插药勺,只要保证其在工作台内的时间即
可。完事后先套上和生产相关的袋子,再套一层无菌袋。密封好后置于培养室内
培养
2.6 培养过程:用于检测培养过程的5 盘PDA 培养基,其接种过程依然是保证其
在净化工作台内的时间即可。其他操作和小米培养相同。一切工作做完之后,将
其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单独房间内。放置时需注意:培养盘尽量分布于不同位置。
每天观察一次,对结果进行记录。后期和小米培养盘一样也需脱袋,然后倒置培
养。
实验周期
从实验开始到结束共计14 天。
结果与分析
表1 灭菌过程实验结果
第一次测试结果(7月22日 第二次实验结
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
测试) 果(7月23日测
试)
灭菌1 无污染 污染(霉菌)
灭菌2 无污染 污染(霉菌)
灭菌3 无污染 污染(霉菌) 1.培养时间过
1.灭菌不彻底 2.
平皿2层 无污染 污染(霉菌) 长,相互间交叉
人操作不当,外
平皿3层 无污染 污染(霉菌) 污染 2.灭菌不彻
界引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