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德刑关系及其价值探究.PDF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德刑关系及其价值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德刑关系及其价值探究.PDF

第 17 卷第 4 期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17 No.4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年 2018 年 12 月 JOURNAL OF NANTONG VOCATIONAL 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 Dec. 2018 doi: 10.3969/j.issn.1671-9891.2018.04.006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德刑关系及其价值探究 潘 誉 ,李前进 (南京师范 大 学 公 共 管理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23 ) 摘 要 :德刑 关系是中国 历史上政治 生活 的重要 议题 之一 ,论及德刑 关系 的政治 思想甚 多。 按 历史 时期 可分 为三 个 阶 段 :德刑 思想的产 生 阶段——— 百 家争鸣 时期 ,儒 家和 法 家分 别对施行德 治和 “法 治”的辩 论 ;德刑 思想的发展 变化 阶段——— 秦至 汉初 时期 ,秦 政 推 行 “法 治”,汉初 的思想发展 变化 为德 治唤起 生机 ;逐德刑 思想的渐成 型 阶段——— 汉唐 时期 ,确 立 了 “德 主刑 辅 ”的主调 。 传 统 的德刑 关系理论 有其特 殊 的社会和文化 背景 ,呈现出道德法律化 、“德 主刑 辅 ”正 统化的特 点 ,具 有丰富 的现实价值 和 历史延续性 ,对现代 法律的制 订具 有启发意义 ,有 助 于正确认识 法律和道德 的 关系 ,更好 地 实现依法 治 国和以德 治 国的统一 。 关键词 :德刑 关系 ;理论特 点 ;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D092 A 1671-9891 2018 04-0022-06 0 引言 德刑关系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个 由来 已久 的命题 。关于德刑关系的讨论 ,贯穿 了从西周开始到之后 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并且见异于各个政治家和思想家之间。其实在周以前 ,已经有关于德与刑的讨论 了,古人最是崇天 ,认为上天会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分别对他们进行奖赏和惩罚 ,并且这个观念被一直延续 了下来 。 此后 ,关于德与刑的讨论也从未间断 ,直到先秦诸子百家时期,到达了一个顶峰 。这时,儒家和法家对于 德与刑 的讨论和分歧是最具代表 的。儒家强调将德治作为治 国的核心思想,孔子指 出 :“道之 以政 ,齐之 以 [1] 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格且耻 。” 然而 ,法家的法律思想却和道德毫无关系 ,他们批判了儒 家德治 的观念 ,认为谈论前人如何如何仁义对于现实没有任何意义,管理 民众是要依靠暴力手段禁止他们 [2] 胡作非为,让他们不敢为非作歹。商鞅说 :“禁奸止过 ,莫若重刑”,体现了他们提倡刑治的立场 。 由于法家和儒家思想在古代不同时期都 曾占领最高地位 ,法家理论深受秦王朝 的推崇 ,儒学更是封建 时期的主流 ,所以它们 的德刑观对封建 中国有着浓厚的影响 。思想是现实的产物 ,总是离不开环境 。要讲德 刑思想,必须要将其摆在一定 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实之下 ,而政治制度和政治事实 的变迁 ,就会影响到德刑 [3] 思想,使其随之改变 ,并且可以通过一定标准来划分时期。 出于对这两点事实和规律的考量 ,本文试 图将德 刑关系按照时期进行分类 ,根据各个时期的政治环境和思想环境 ,整理 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德刑关系的不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