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doc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中医学院中药综合(一)(701)考试大纲 PAGE PAGE \* MERGEFORMAT1 河北中医学院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药综合(一)(701)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本试卷考试内容包括:中药学、中药炮制学、有机化学。其中中药学100分、中药炮制学100分、有机化学100分。 中药学试题结构为: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1题,20分。 中药炮制学试题结构为: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1题,20分。 有机化学试题结构为: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1题,20分。 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中药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了解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中药学的发展历史概况。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及贮藏 熟悉地道药材的含义,不同部位药材的采集时间,中药贮藏与疗效的关系; 熟悉产地与疗效的关系,采集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贮藏养护中药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熟悉中药炮制的含义; 熟悉炮制的目的; 了解常用主要炮制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掌握中药作用的含义、基本原理; 熟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的表述方法及相互关系,中药功效的分类。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及内容,四气的含义、具体表述及阴阳属性,五味的含义及阴阳属性,升降浮沉的含义,归经的含义及依据; 熟悉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 熟悉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 熟悉归经的表述方法; 熟悉四气所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五味分别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气味配合的意义、原则及规律,升降浮沉确定依据及所表示的作用,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为何必须与气味、升降浮沉合参,有毒无毒的确定依据及影响因素,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及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有毒无毒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中药中毒的解救原则。 第六章 中药的配伍 掌握配伍的含义及内容; 熟悉配伍的目的,掌握配伍七情。 第七章 用药禁忌 掌握用药禁忌的含义及内容,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含义; 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内容。 第八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 掌握剂量的含义,常用的给药途径及其对疗效的影响,常用剂型;熟悉公、市制剂量的计算单位及换算; 掌握剂量变化的依据,剂量与疗效的关系,中药的煎煮方法及特殊要求,服药方法。 第九章 解表药 掌握解表药的概念、功能、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生姜、苍耳子、辛夷、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等18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熟悉香薷、藁本、蝉蜕、蔓荆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了解苏梗、生姜汁、生姜皮、浮萍、淡豆豉、木贼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章 清热药 掌握清热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芦根、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射干、蚤休、白头翁、鱼腥草、贯众、生地黄、玄参、赤芍药、牡丹皮、青蒿、地骨皮等25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熟悉天花粉、竹叶、决明子、苦参、龙胆草、白鲜皮。青黛、穿心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鸦胆子、红藤、败酱、白花蛇舌草、秦皮、椿皮、白蔹、漏芦、紫草、水牛角;白薇、胡黄连等22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了解淡竹叶、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忍冬藤、紫花地丁、野菊花、拳参、半边莲、半枝莲、北豆根、马勃、熊胆、银柴胡、山慈姑、木蝴蝶、肿节风、木芙蓉叶等18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一章 泻下药 掌握泻下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大黄、芒硝、甘遂、大戟、巴豆等5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番泻叶、红大戟、牵牛子3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了解芦荟、玄明粉、火麻仁、郁李仁、芫花、商陆等6味药的功效、主治; 了解大戟的品种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第十二章 祛风湿药 掌握祛风湿药的概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