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河之尊”——一个呼之欲出的品牌形象
——高档卷烟“黄金叶”的文化价值取向剖析
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长江和黄河最为著名,但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言,黄河尤为重要,从文化的地域构成看,黄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正因为此,我们对黄河水不愿直呼其名,亲切的称呼她为“母亲河”、“中华民族的乳汁”;正因此我们置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的事实于不顾,自豪地称她为“大河”!
位于中州之地的河南郑州卷烟总厂推出的高档卷烟产品“黄金叶”选择“大河之尊”为其文化品牌,无疑具有高瞻远瞩的文化战略意义。这里,不妨让我们沿着黄河、追随“黄金叶”的足迹来领略博大恢弘的黄河文明。
一、黄河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黄河”——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被尊称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咯拉山的北麓,而后绕积石,穿峡谷,跃龙门,跨平原,一路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市区,在山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渭水、泾水、汾水、涑水、伊水、洛水、漳水、洹水等大小数百条支流,形成浩瀚无垠的水体,奔腾澎湃、浩浩荡荡,以穿石之功,劈开重重山岭,冲过层层谷障,一波三折,横切积石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吕梁山、太行山等苍茫巍峨的群山,经过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奔流入海。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正是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象大地母亲般孕育了黄河文化,她犹如一个伟大的生命,自强不息,历尽沧桑,成长为浩瀚渊深的黄河文明,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这也正是黄河被“黄金叶”推崇为“大河之尊”的“尊”之所在。那么,为什么黄河能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剖析:
1、从历史发展来看
60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沿河川盆地、峡谷、平原、丘陵号称膏腴沃野。以中原为中心分布着众多部落,大体说来,在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南河沿岸,有以姬、姜诸姓为主的“华夏”部落,在淮泗一带有以风、赢、偃诸姓为主的“九夷”部落,豫西南山地和丹、汉一带为“三苗”。上述这些部落是中原地区的主要开拓者,他们放火烧山,引河治水,开展农耕,为中原从 野蛮走向文明的过度奠定了经济基础。后来以炎帝为首的姜姓和以皇帝为首的姬姓各自结成亲属部落联盟,向东发展,与东方夷族部落联盟首领蚩尤发生武力冲突,炎黄联合在逐鹿(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打败蚩尤,不久皇帝又在阪泉打败炎帝部落,炎帝族和皇帝族逐渐融合,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炎黄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乃至颛臾以后的时代阶级分化加剧,部落首领更换频繁,出现了“尧逼舜”、“舜逼禹”的争权局面,局面在禹的时代得以巩固,并在他的儿子启即位后,使世袭王权确定下来。从此我国历史进入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中华民族的文明星火在黄河流域最先点燃起来。
2、从代表人类文明时代标志的文字、城市、青铜器制造这三个要素来看
——沿黄地区的河南舞阳贾湖发现了距今最早约8000年的契刻符号,陕西西安半坡发现了较早(距今6000年左右)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的刻画符号,山东大汶、丁公村等发现了书写有一定章法的符号(距今4200-4100年左右)。由此可见,华夏大地史前居民都在不同地域寻觅运用着一个记录思维与语言的工具——文字。
——沿黄地区在河南的淮阳平粮台、邓封王城岗、堰城郝家台、辉县郊区、安阳后岗,山东的寿光边线王、章邱城子崖、邹平丁公村、田旺等地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揭示了中华先民的创造力。
——近几年青铜器的重大发现也是引人注目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发现了大家确认为最早的青铜器件。在偃师二里头也发现了不少为期较早的青铜器。
3、从进入文明时代的另一标志看——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国家出现来看
——中原大地上,河南濮阳发现的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龙虎摆塑墓显示,男性主人升天时,伴随了三个殉葬的仆人;另外墓外大规模祭祀活动,都充分反映了男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表明当时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产生了文明的因素,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与之大约同一时期的西北高原,甘肃秦按大地湾遗址也耐人寻味,遗址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中心为礼仪性的建筑,四周分布的居住区出现了最初的城乡分化,复杂的礼仪建筑中发现了成组的陶质礼器。所有迹象都显示出古代文明的火花。
4、从中华大地文明曙光的最初出现来看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距今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和6000年的仰韶文化先后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这两种文化分别是由1977年首次发现的位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1932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命名的。仰韶文化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发展成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再进一步发展就是华夏文化。此外,在黄河中下游发现的单个陶片、钢渣、精美的陶器、青铜器、冶铜作坊,以及简单的围钩、聚居区、宫殿、宗庙、平民区等都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