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3 卷第9 期 地 理 学 报 Vol.73, No.9
2018 年9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September, 2018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喀斯特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
土壤侵蚀定量归因
1, 2 1 1
王 欢 ,高江波 ,侯文娟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土壤侵蚀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识别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与前沿议题,然而从多因素综合
作用的角度进行定量归因仍需加强。以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 手段和
RUSLE 模型模拟土壤侵蚀,综合土地利用、坡度、降雨、高程、岩性、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因子,应
用地理探测器方法针对喀斯特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进行土壤侵蚀的定量归因研究。结果表
明,各影响因子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及因子间耦合作用程度在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差异显著,
其中土地利用和坡度是决定土壤侵蚀空间异质的主导因子,但在山地丘陵区,随着地形起伏度
的升高,坡度的控制作用下降,即地理探测器q 值表现为中海拔丘陵小起伏中山 中起伏中
山;生态探测器显示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比于其他因子有显著差异;双因子交互作用
有助于增强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土地利用与坡度的协同作用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达到70%
以上;对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检验,风险探测器显示在小起伏中山、中起伏中山等地
貌形态类型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影响因子分层组合数占比至少55% 。因而,喀斯特地区土壤侵
蚀的治理应综合考虑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土壤侵蚀影响机制的空间异质性。
关键词:土壤侵蚀;定量归因;RUSLE 模型;地理探测器;三岔河流域
DOI: 10.11821/dlxb201809005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蚀和风蚀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7%[1]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水蚀最为严重的区域,土壤侵蚀已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头号问
题,喀斯特地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湿润的气候条件以及碳酸盐岩基底为土壤
侵蚀的内在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成为其外在驱动力,林退、草毁、陡坡开荒加剧土
[2-4]
壤侵蚀,浅薄的土层流失殆尽造成更为严重的石漠化问题 ,进而土地退化、旱涝灾害
频发,生态系统几近崩溃。科学认识和定量评估地理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及其耦合作用
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遏制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及推进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至关重要。
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高度脆弱性、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及石漠化问题引起国内外
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诸多有关土壤侵蚀的研究在该地区开展。在喀斯特土壤侵蚀驱动
收稿日期:2017-10-10; 修订日期:2018-06-25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Foundation: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2015CB45270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No
作者简介:王欢(1993-), 女, 河北承德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E-mail: wangh. 16s@
通讯作者:高江波(1984-), 男, 山东临沂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喀斯特土地利用—地表过程—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E-mail: gaojiangbo@
1674-1686 页
9 期 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SPME的样品前处理对GC-MS检测草莓香气-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基于TD-LTE技术的无线链路物理模型构建及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PDF
- 基于Tamura纹理特征提取和SVM的多模态脑肿瘤MR图像分割.PDF
- 基于SOC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控制策略研究.PDF
- 基于VTK的Fick第二定律动态扩散过程模拟-计算机系统应用.PDF
- 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耦合网络实证研究-情报杂志.PDF
- 基于toxR基因病原哈氏弧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水产科学.PDF
- 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的岩石损伤模型-湖南科技大学学报.PDF
- 基于TPACK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外语教学.PDF
- 基于TRMM的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ViewTableofContentshttp.PDF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水土保持通报.PDF
- 基于培养对象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研究生教育研究.PDF
- 基于地理国情数据的哈尔滨不透水面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PDF
- 基于域单元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资源科学.PDF
- 基于城镇居民用地再分类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PDF
- 基于基底长度的粗糙表面分形接触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摩擦学学报.PDF
-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电力机车轴重转移仿真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PDF
- 基于声学特征的腭裂语音声韵母切分-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DF
-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评价研究.PDF
- 基于外周血EOS-骨髓通路研究谢氏温督祛霾针灸法治疗变应性鼻炎.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