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二)脑的静脉 脑的静脉无瓣膜,不与动脉伴行,可分为深、浅两组,两组之间相互吻合。浅组收集脑皮质及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直接注入邻近的静脉窦;深组收集大脑深部的髓质、基底核、间脑、脑室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最后汇成一条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两组静脉最终经硬脑膜窦回流至颈内静脉。 1. 浅组(图20-10):以大脑外侧沟为界分为3组:大脑上静脉(外侧沟以上),有8~12支,收集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和内侧面上部的血液,注入上矢状窦;大脑下静脉(外侧沟以下)收集大脑半球上外侧面下部和半球下面的血液,主要注入横窦和海绵窦;大脑中静脉又分为浅、深两组:大脑中浅静脉收集半球上外侧面近外侧沟附近的静脉,本干沿外侧沟向前下,注入海绵窦;大脑中深静脉收集脑岛的血液,与大脑前静脉和纹状体静脉汇合成基底静脉basal vein。基底静脉注入大脑大静脉。 。 * 2. 深组(图20-11):包括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 大脑内静脉internal cerebral vein由脉络膜静脉和丘脑纹静脉在室间孔后上缘合成,向后至松果体后方,与对侧的大脑内静脉汇合成一条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great cerebral vein。大脑大静脉很短,收纳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和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在胼胝体压部的后下方注入直窦。 * 二、脊髓的血管 (一)脊髓的动脉 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即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图20-12)。椎动脉发出脊髓前动脉anterior spinal artery和脊髓后动脉posterior spinal artery。它们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节段性动脉(如肋间后动脉、腰动脉等)分支的增补,以保障脊髓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左、右脊髓前动脉在延髓腹侧合成一干,沿前正中裂下行至脊髓末端。脊髓后动脉自椎动脉发出后,绕延髓两侧向后走行,沿脊神经后根基部内侧下行,直至脊髓末端。 脊髓前、后动脉之间借环绕脊髓表面的吻合支互相交通,形成动脉冠(图20-13),由动脉冠再发分支进入脊髓内部。脊髓前动脉的分支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侧角、灰质连合、后角基部、前索和外侧索。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则分布于脊髓后角的其余部分和后索。 * (二)脊髓的静脉 脊髓的静脉较动脉多而粗。脊髓前、后静脉由脊髓内的小静脉汇集而成,通过前、后根静脉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值为7.4,功能上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脑脊液总量在成人平均约150 ml。它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中 *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此隙流向大脑背面的蛛网膜下隙,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若脑脊液在循环途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出现脑疝而危及生命。 * 第四节 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活动需要其周围的微环境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维持这种稳定性的结构称脑屏障。它能选则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通过,阻止另一些物质通过。按形态特点,脑屏障可分为三类(图20-15)。 一、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位于血液与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其结构基础是:1.脑和脊髓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由于该内皮细胞无窗孔、内皮细胞之间为紧密连接,从而阻碍大分子物质通过,但允许水和某些离子通过;2.毛细血管基膜;3.胶质膜,它由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围绕在毛细血管基膜的外面形成。 在中枢神经的某些部位缺乏血-脑屏障,如正中隆起、连合下器、穹窿下器、终板血管器、脉络丛、松果体、神经垂体等。这些部位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窗孔,内皮细胞之间借桥粒相连(缝隙连接),可使蛋白和大分子物质自由通过。 二、血-脑脊液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fluid barrier 位于脑室脉络丛的毛细血管与脑脊液之间,其结构基础主要是脉络丛上皮细胞间隙的顶部有闭锁小带。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有窗孔,因此该屏障仍有一定的通透性。 * 三、脑脊液-脑屏障 脑脊液-脑屏障cerebrospinalfluid-brain barrier位于脑室和蛛网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1章骨学.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2章关节学.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3章肌学.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5章消化系统.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6章呼吸系统.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7章泌尿系统.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8章男性生殖系统.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09章女性生殖系统.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10章腹膜.ppt
- 系统解剖学(第7版)第11章1、2节心血管系统.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