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克己复礼
2
请翻译“克己复礼”
1、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归于礼
2、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
二者有何区别?
①约束自己肯定有克制欲望的部分但又不仅于此,还包括自己的言行等
②如译为克制自己的欲望,就是以偏概全,曲解了孔子的意思
③且,会走向极端压抑人性的方向,无仁可言,失去仁的内核精神。
对
错
3
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1、①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
②“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正常欲望,是无“仁”可言的,完全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2、①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的一面。
②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4
补充一个小故事:关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跟学生讲课,说“君子为礼,以依于仁”,礼要符合仁。颜渊一听,起身就走,说我太笨,恐怕不能陪您做了。孔子不让他走,拉他再坐,继续告诫他,说凡是不合于“义”,要“勿言、勿视、勿听、勿动”,和本文这里讲的一样。结果,颜渊回屋,就躲起来了。有人(简文缺去姓名)问他说,你干嘛那么消极。他说,是是,我就是消极,因为我亲耳听老师教导,不能不当回事,照老师说的做吧,我又做不到;不照老师说的做吧,又不行,只好消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简》
孔子的教导,颜渊都做不到,别人怎么做的到?
礼就是一种规则,礼对维护既有
制度当然必不可少,但若礼节过
繁、过杂,只能束缚人的言行,
进而禁锢人们的思想。
行为上守制,思想上破土
5
另一故事:晏婴拒孔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能言善辩)而不可轨法(遵循法度);倨傲自顺(傲慢不恭,自以为是),不可以为下;崇丧遂(极尽)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很长一段时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上下进退的各种礼节)、趋详之节(行步合乎礼仪规定的节奏),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这里意译为从幼到老)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引导)细民(百姓)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挽留)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闲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6
请翻到12、13部分
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句1是反问句,请换成陈述句,保持句意不变。
礼云礼云,不仅仅是玉帛;乐云乐云,不仅仅是钟鼓。
那么问题来了,不仅仅是玉帛钟鼓,还有什么?
玉帛、钟鼓承载的“仁”。
7
学习本章,首先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礼是什么?(请参照1、12、13部分)
礼本质是维护社会等级的一种制度,它包括仁的内核 和实践仁的具体的礼仪形式、制度
2、礼和仁、孝悌的关系(参照1、9、12、13部分)
①“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内核;
②孝悌是仁的根本
③孝悌者,必能守礼
孝悌未必忠诚,但不
孝不悌,肯定不忠
8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辨析“礼”和“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相同点:
都是重视教化百姓
(二)不同点
1、道德是指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现的人们行为的规范的总和。
其特点在于:第一,它评价人们行为或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第二,它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2、礼是以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具有强制性,所谓“出礼入刑”即是如此。
9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从事,实践)斯语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承办)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一章-无人机系统概述.pptx VIP
- 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docx
- T_CEIAESD 1005—2022_防静电不发火地坪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1-2022年度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聘任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考试最新复习资料.doc VIP
- _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评估案例.pdf VIP
- 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简答题、论述题.docx VIP
- AI赋能教师专题培训:AI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即兴伴奏与弹唱2》课件——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pptx VIP
-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