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有色金属标准质量.DOC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有色金属标准质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编制说明 任务来源 随着铜及铜合金产品在军工、航天航空、核电、船舶、冶金和高铁工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许多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材料在高温下的抗软化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软化温度是指合金保温一小时后的硬度下降至原始硬度的80%时所对应的加热温度。软化温度的高低是评价合金材料抗高温软化性能的量化指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测定铜及铜合金材料软化温度的方法,在高温下使用铜材的软化温度都是未知数 。因此有必要起草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的行业标准。 根据有色标委(2014)第29号《关于转发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所下达的标准制定计划,《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方法》标准列入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第51号,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2. 工作简况 首先查阅、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检测软化温度的标准和资料,如GB/T 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等。目前国内针对铜及铜合金软化度的测定无统一检测标准,而随着微电子和通讯工业、高铁、军工的高速发展,对所需铜材(如框架材料、射频电缆带、铜镍硅、铜铬锆等)的抗软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生产迅速提高的要求,寻找一种准确的软化温度检测方法已迫在眉睫。 为确定适用于铜加工行业软化温度检测方法,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早在几年前就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做了大量的检测试验,利用退火炉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规范退火后的硬度检测,以此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并得出结论。本方法于2012年开始在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试运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运行良好,满足了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提升的要求,同时未出现用户对检测结果提出质疑。 3. 编制原则 ①依照GB/T1.1-2000、有色加工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进行编写。 ②结合国内的生产状况,力求做到标准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4.编制内容 4.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有关术语、检测要求、试验步骤和方法等六项内容。 为了便于非本专业人员的理解和应用,本标准对检测要求、试验步骤、方法和有关术语的定义进行规定阐述: ①规定了退火炉的控温精度为≤±0.5℃,退火炉炉膛内恒温区的温度变化小于5℃ ②规定了不同种类、规格的铜合金退火后进行的硬度试验要求; ③规定了试样材质应均匀、无内部缺陷。 4.2 试验研究内容 为确定适用于铜加工行业软化温度检测方法,中铝洛铜做了大量的检测试验(试验数据见附表1~8),利用退火炉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规范退火后的硬度检测,以此确定材料的软化温度,并得出以下结论。 (1) 厚度为10mm、20mm,状态为H态的铬锆铜板和厚度为10mm、25mm的银铜板的软化温度均在600℃以上。 (2) 对于原始状态为H态的C194框架材料,当厚度大于2.5mm以上时,其软化温度一般在520℃以上。厚度大于1.5mm~2.5mm时,其软化温度一般在500℃以上。厚度大于0.254mm~1.5mm的C194框架材料,其软化温度一般在430℃以上。厚度为0.127mm~0.254mm的C194框架材料的软化温度一般在400℃ (3)原始状态为H态的C70250框架材料,厚度为0.11mm时的软化温度一般在480℃以上。厚度为1.5mm时的软化温度一般在520℃以上 (4)从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材料,当加工率不断增加,也就是材料厚度不断变薄时,该材料的抗软化温度也不断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材料的加工率不断增加,材料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不断降低,从而导致抗软化温度也不断下降。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 本方法于2012年开始在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试运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运行良好,满足了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提升的要求,同时未出现用户对检测结果提出质疑。 5.制定本标准的意义 随着微电子和通讯工业、高铁、军工的高速发展,对所需铜材(如框架材料、射频电缆带、铜镍硅、铜铬锆等)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性能特别是其耐热性(抗软化性)。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研究其抗软化性能的变化规律,以探讨该材料微观结构对其软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达到指导实际生产工艺调整和稳定工艺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铜及铜合金软化温度的测定》国家标准编制组 二00五年三月十二日 附表1:铬锆铜软化温度试验数据 退火工艺 HB 1#(20mm) 2#(20mm) 3#(10mm) 4#(10mm) H(原始状态) 118 113 131 142 350 117 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