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古代妆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妆容 浓妆淡抹 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 画眉及胭脂的使用,“脂泽粉黛”一词,最早见诸 《韩非子· 显学篇》,可见,2200多年以前就有 “系列”化妆品了。 古代的农业社会一向自给自足,连化妆品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过煮沸、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比较起来,古代妇女没有今日女性幸运,她们没有现成的、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可供选择,但是这并不会减弱她们 妆扮自己的意愿。 1、敷铅粉 2、抹脂粉 3、画黛眉 4、染额黄(或者贴花钿) 5、点面靥 6、描斜红 7、涂唇脂 制造流程: 把上好的当年新米,泡在水里,过个十天左右,等酸味弥漫时,捞将出来,用磨子推成极细的粉末浆。然后澄在一旁。等到清水跟粉浆分开时,将清水滗出倒掉。当剩下的水分蒸发殆尽后。用竹片刮去表面的一层比较粗糙的粉末,底下的就是细腻的成品了。粉做好了,闻起来并没有很强烈的酸味,淡淡的,甚至有点象女人的体香。 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 铅粉,又叫白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 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 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金嵌蓝宝石粉盒 金嵌宝石球形粉盒 金梭形嵌钻石粉盒 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 “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 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 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 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 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 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约在南北朝 时期,人们在燕支之中,加入牛髓、猪脂等,使其 变为一种润滑的脂膏。因而燕支也被写作“胭脂”, 脂字在这时才有真正的意义。? 两千多年以来,红妆打扮一直历 久不衰,直到清末,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 年学生纷纷崇尚素服淡妆,才改变了这种现象。 ?? 古代妇女化妆,往往是脂粉并用的,可分为三种做法:? 一、在化妆前预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合,使之变成檀红 (粉红色),然后直接涂抹于面颊,称“檀晕妆”,多 用于中年以上的妇女,能给人庄重、文静的感觉。? 二、先抹白粉,再涂胭脂于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 而额头及下颔部分则露出白粉的本色,称“桃花妆”, 多用于青年女子。? 三、先在面部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 称“飞霞妆”,较适合老妇。  除了红妆外,也有 其他的妆扮,如“白妆”,就是不施脂粉,单以铅粉 傅面,常见于年轻寡妇。又如“啼妆”、“泪妆”、“半 面妆”和“慵来妆”,也流行过一时。 胭脂的种类 红蓝花胭脂、绵胭脂、金花胭脂、花露胭脂、 玫瑰胭脂、山榴花胭脂、山花胭脂、胡胭脂 《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 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 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 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 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 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 ,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 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 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 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 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 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 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 甜香满颊。”?? 罗帷绮箔脂粉香 眉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 产生于战国时期。 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 宋朝 ,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 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