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确定性下的高阶风险厌恶理论、
实验及其应用
田国强 田有功
摘 要 传统风险厌恶理论在分析和研究最优经济决策问题方面具有较大局限性,在许多情形下,无
法对个体的行为决策做出合理的解释。随着风险厌恶理论的不断发展,在期望效用分析框架下,越
来越多的研究把更加高阶的风险厌恶行为(特别地,风险厌恶、风险谨慎、风险节制和风险急躁分
别对应 2 阶、3 阶、4 阶和 5 阶风险分摊)纳入到相应的分析框架,不断完善风险厌恶理论的分析内
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传统风险厌恶理论无法解释的一些经济现实、金融行为和现象。与此同时,
在非期望效用分析框架下 , 最近发展起来的高阶风险厌恶理论急需实验证据的支撑;反过来,在实
证研究中所捕获的实验证据又为高阶风险厌恶理论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解释。本文主要对当前高阶风
险厌恶理论的前沿发展、实验证据以及相关应用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有助于我们对不确定性下风险
厌恶领域的前沿发展有所了解。
关 键 词 风险谨慎 高阶风险厌恶 实验证据 预防性努力
作者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田有功,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兰州财经大学数学系讲师(甘肃兰州 730020)。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7)08-0068-12
一、引 言
前不久刚过世的经济学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不仅在一般均衡理
论、社会选择理论和福利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而且还在现代经济学的诸多其他领域做出了富有
开创性的贡献,如风险决策理论、行为经济学以及信息经济学等。尤其是阿罗和普拉特的个体风险厌恶理
论的分析范式 a 已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几乎在所有国内外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金
融经济学教科书里,至少有一章的内容都致力于个体风险态度的分析 b。
自决策中风险厌恶的思想被引入以来,早期的决策风险厌恶理论便奠定了研究风险和不确定性下经济
Arrow, K., “Yrjo jahnssonlecture notes, Helsinki: yrjo jahnsson foundation,” 1965, reprinted in: Arrow, K. J., “E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 bearing,” Markum
a
publishing company, 1971; Pratt, J., “Risk aversion in the small and in the large,” Econometrica, vol. 32, no. 12, 1964, pp. 122—136.
Mas-Cole11, A., M. Whinston and J. Green, Microeconomic theory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67—205; 黄有光、张定胜:《高级微观
b
经济学》,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年,第 49—70 页;田国强:《高级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261—300 页。
68
不确定性下的高阶风险厌恶理论、实验及其应用
决策问题的理论基石 a。在期望效用分析框架下,个体的风险厌恶行为常常用严格凹的效用函数来刻画 b。然
而,对个体风险厌恶行为的刻画不应只局限在期望效用分析框架下,在更一般的经济环境中,风险厌恶被
描述为一种对保均值扩散的厌恶行为 c。即使刻画个体风险厌恶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个体对风险厌恶的本质
却出奇地一致:相比于任何均值相同的风险回报或预期,一个风险厌恶的个体总是偏好于更为确定的回报。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使用的风险厌恶的概念(2 阶风险态度),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下的经济决策问题中占有
主导地位。
半个世纪前,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个体效用函数的高阶导数在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汽轿车.PDF
- 2006年4月11—13日湖北大风致灾分析-气象.PDF
- 2006—2012年青岛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气象与环境学报.PDF
- 2011年ACCFAHA不稳定性心绞痛和NSTEMI指引之建议全文.PDF
- 2015年企业质量信用报告-松芝股份.PDF
- 2012第七届锺灵化学创意竞赛笔试试题.PDF
- 2013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引.PDF
- 2015年版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PDF
- 2016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年会主题-EventBankcn.PDF
- 2014年遗产保护科学国际性研讨会-建筑遗产上海-亚太地区世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