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docVIP

《铁路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TB 10424-2010 J XXX-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railway concrete engineering (报批稿) 红色为修改 2010—XX—XX 发布 2010—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railway concrete engineering TB 10424-2010 J XXX-2010 主编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2010年XX月XX日 2010年·北京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34号)的要求,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京津、武广、郑西、合宁、合武、石太、东南沿海、沪宁等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经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紧紧把握高速铁路总体技术路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标准由10章组成,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及支(拱)架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砌体分项工程、特殊混凝土(砂浆)、混凝土实体质量核查,另有11个附录。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落实 “六位一体”建设管理要求,对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控制、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措施。 2. 反映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内涵,为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提供了配套性标准规定。 3. 强调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应用,从积极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施工角度明确了指导性原则要求。 4. 体现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在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方面明确了建设各方的关键性工作内容。 5. 突出工程结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系统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目标要求,保证高速铁路安全平稳运营。 6. 贯彻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增加了工序操作责任人的记录要求,体现对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人员的质量责任追溯。 7. 优化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单元划分、组织程序、实施方法和工作内容。 8. 调整了检验项目、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质量检测工作更趋科学、合理、先进、有效。 9. 梳理分析了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易发质量通病,制定了针对性控制措施。 10. 规定了模板和支撑体系应进行施工设计的要求,确保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 11. 增加了钢筋进场应进行直径和每延米重量的验收内容,强化了钢筋的原材料质量控制。 12. 提出了进场骨料含泥量超标、级配不合格时,必须进行冲洗、筛分并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的要求。 13. 明确了原材料品质在合格基础上发生波动时,可仅对外加剂用量、粗骨料分级比例、砂率进行适当调整的规定。 14. 调整了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等技术要求,与现行产品标准协调一致。 15. 增加了C4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可采用卵石的规定,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6. 规定了混凝土中三氧化硫的含量限值,细化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矿物掺和料用量范围,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17. 纳入了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的检测要求。 18. 对有含气量要求的混凝土,规定了必须采取减水剂和引气剂双掺方式进行配制的要求。 19. 对混凝土胶凝材料抗蚀系数试验,试件浸泡时间由28d调整为56d。 本标准全部条文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迎泽大街269号,邮政编码:03000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