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两晋南北朝美术内容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晋南北朝美术;第一节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春秋战国后第一个分裂期知识分子被迫依附某个政治集团的散漫心境;是独尊儒术后儒术又不值钱因而“援老入儒”的尴尬处境;是哲学讨论日常化的大众情境。清谈、服药和饮酒,组成了魏晋风度。 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 魏晋风度之服药与饮酒。魏晋风度其实是一种人格范式,清谈巩固其志气,药与酒陶冶其趣味,而名人效应之下,清谈、药与酒渐渐在魏晋社会流行起来。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1、魏晋之际绘画名家 东吴曹不兴、西晋张墨和卫协。 其时作品题材,一部分明显因袭汉代美术,如荆轲、西王母、穆天子、诗经、列女等;一部分是汉代题材的扩大,如洛神赋、金谷园图、三都赋等。大多是历史传说和风俗题材,也有部分名士和神仙像。;2、东晋顾恺之(346年—407年) 诗赋、书法、绘画皆所擅长,并有“三绝”(才、画、痴绝)美誉。绘画题材包括道释、山水及同时代的名士肖像 。 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提出塑造人物最高的要求:“传神写照”,并运用于艺术实践中。将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如何使人的形象传神——意识到人物面部刻画的重要性,又以眼睛最为关键。眼睛之外,他还注意到了其他因素,如外貌、生理特征、人物与环境等对表现人物性格和神情的影响。 “迁想妙得”命题 其绘画理论作品《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女史箴图》原有十二段,现存九段。 主要通过线条表现人物形象,发展了自战国以来就形成的“高古游丝描”,线描匀细而富于节奏感,犹如“春蚕吐丝”、“春云行空、流水行地”,绵延不断而又舒缓自然。图中人物形象,脸形虽略微圆胖,却近于鹅蛋形,身形修长苗条,正处于向六朝时“秀骨清像”过渡的阶段。 ;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洛神赋》而作,多宋代摹本,全卷分为三个部分,人物安排疏密得宜,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这一富有文学性的《洛神赋图》,描写了人的情感活动,在古代绘画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列女仁智图》系宋摹本,图中人物仪态风度和《女史箴图》一致,但《女史箴图》用线较细秀,人物服装很少墨染;而《列女仁智图》线描较粗,风格劲健,衣褶部分晕染较多,在量感和明暗变化的表现上有所前进,通过眉、眼、嘴的微妙差别及身姿仪态,表现了复杂的性格特征。 ;;;;;;;;;;;;;;2、南朝陆张 陆探微,吴人,约生于晋末宋初,活动在刘宋孝武帝到南齐武帝时(453——493)。他师承顾恺之,在顾恺之的画风上又有所发展。用线“行笔紧细”,气脉贯通,人物造型符合南朝士大夫“秀骨清像”的审美趣味。后人评价他,常常把他与顾恺之、张僧繇放在一起,说:“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说明陆在“骨法用笔”上有突出的成就,作品未见传世,但其画风可以在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砖印壁画《竹林七贤》和《羽人戏虎》和当时的石窟造像中可以得到印证。 《竹林七贤》全图共分两面,一面画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另一面画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共为八人。 ;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主要艺术活动在南梁时期。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为“六朝三大家”,和吴道子并称为古代的四大画家。 张僧繇绘画主要内容都是宗教人物,也能画山水、禽兽,还会塑像。 张僧繇的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国佛教绘画第一种样式“张家样”,是吴道子出现以前最为广泛流行的中国风格。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 善于吸收传统艺术的优点。在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受到启发,把书法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绘画中,形成“点、曳、斫、拂”四个基本技法 。 ② 吸收外来宗教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运用明暗晕染显现体面关系的“凹凸法” ,塑造的人物和花纹较为丰满而有立体感。 ③一反顾陆以来“骨秀清象”传统人物画样式,“面短而艳”、形象丰满。 ;;;;;;;;;3、彪炳千古的“六法论” 东晋以后,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接连问世,如顾恺之的《画评》、《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谢赫的《古画品录》,肖绎《山水松石格》、姚最《续画品》等 谢赫《古画品录》的主要内容是评论三国至齐梁时期的重要画家,并按照优劣分为六品,六个品第则与“六法”相对,从而引出了著名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