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安全及风险防范.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管理安全 五个准确 准确的药物 按准确的剂量 用准确的途径 在准确的时间 给予准确患者 输血输液安全管理 输液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2.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合理分配药物 3.长期输液的患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4.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6.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 7.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8.严格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输血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两名护士再次进行查对 2.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需要滴注少量生理盐水 3.如输注库血,须认真检查库血质量;应在30分钟内输完 4.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品 5.输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巡视 严格掌握输血速度 6.输完的血袋送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 7.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1.防止接错病人 2.防止压疮和损伤 3.防止延误手术时间 4.防止物品清点有误(多物品 少物品都不行) 5.防止手术部位错位 6.防止电灼伤 7.防止用药 输血错误 8.防止护理教学中的差错 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医嘱管理处理 无医嘱不执行,一般口头医嘱不执行。 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 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内 重整医嘱:医嘱调整项目较多时需重整医嘱 医嘱管理处理 处理医嘱时,应先急后缓,即先执行临时医嘱,再执行长期医嘱 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询清楚后执行。 谁执行谁签名。 可拒绝执行错误医嘱。 新药医嘱,不清不执行。 病人提出疑问要核对清楚。 医嘱需每班、每日核对,每周总查对2次 三、护理风险防范缺陷案例 病例 1 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点,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静点。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病例 2 ? 有一位年轻帅气的男性糖尿病病人,饥饿难忍,很难控制饮食,也就很难控制病情,本人很痛苦。一天他和一位医生交流:医生,求你治好我的病吧。医生说:糖尿病在世界上都治不了,我有啥法。病人说:那我就得饿着吗,医生说,那可不,吃多了就不行!!!那时是80年代中期,还没有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说法。结果,病人自杀了。 病例 3 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好吧。两个人换了过来。 ??????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O型血和B型血。 ??????护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O型血,一袋是B型血。护士按印象中的病人应该住的床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输上我腰疼的厉害!!! 结果大家知道了吧?输错血了,其中一位病人发生了溶血反应。 病例4 ??有个护士上夜班,很忙,给病人的脚上输上甘露醇,也没巡视,到拔针时,病人的注射部位都肿了,甘露醇都输在了血管外,也没及时处理,到第二天,病人的脚又红又肿又痒,上白班的护士马上给他用50%的硫酸镁持续湿敷,一直敷了3天,才消肿,没导致坏死。 病例5 ??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男性病人,到一个职工医院看病,医生医嘱:青霉素皮试。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配置了皮试液并做了皮试。结果“阴性”。按医嘱为病人静点青霉素。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护士赶紧叫来了医生,急检心电图,测量血压,医生诊断心脏问题,并立即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无效死亡。 家属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专家讨论认定病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作无误,但医生、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诊断有误是病人死亡的原因。假如当时就确定是青霉素过敏并按青霉素过敏实施抢救,病人有可能免于死亡。 ??????提示:在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的人群当中,仍然有7%的人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病例6 ??一位手术后病人死于心脏病突发。医生很纳闷:不记得病人有心脏病呀。再次检查病例,发现病人的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而在体温单上脉搏记录每天每次都是80次/分左右。医生每天查房时都要看一下体温单的生命体征。医生也太粗心了。 我不敢说护士有什么责任,但确实有个别护士每天在测量病人体温时并不测病人的脉搏,只是靠目测病人的状态来估计脉搏的次数。 ??????我认为,这样的护士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才是偶然的。 病例7 ??一位个体医生,用挺便宜的价格买了一批“先锋霉素5号”。一天,他病了,他躺在自己诊所的诊察床上,自己为自己静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