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钢筋混凝土泵送的记录!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混凝土灌注量达160,000立方米之巨。为确保连续泵送并达到385米这样一个高度,采用六台超高压混凝土泵及六根分离式布料杆灌注混凝土。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设计理论的精确化、科学化 主要表现在理论分析由线形到非线形分析;由平面分析到空间分析;由单个到系统的综合整体分析;由静态到动态分析;由经验定值分析到随机分析;由数值分析到模拟实验分析;由人工手算、人工做比较方案、人工制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优化设计、计算机制图等。 土木工程学的学科理论如可靠性理论、土力学和岩体力学理论、结构抗震理论、动态规划理论、网络理论将得到迅速发展。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赵州桥 隋代赵州安济桥,又称赵州桥。桥为敞肩圆弧石拱,拱券并列28道,净跨37.02米,矢高7.23米,上狭下宽总宽9米。主拱券等厚1.03米,主拱券上有护拱石。在主拱券上两侧,各开两个净跨分别为3.8米和2.85米的小拱,以泻泄洪水,减轻自重。桥面呈弧形,。桥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完工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距今已有1406年。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塔高67.3m,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m。该塔共9层,是我国保存至今的唯一木塔,也是现存的最高的木结构之一。它虽经多次大地震仍完整无损,足以证明我国历史上木结构的辉煌成就。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建于公元11到12世纪,系一组由教堂(1063~1118)、洗礼堂(1153)、钟塔(1174~1350)组成的建筑群。 巴黎圣母院建于 1163- 1250年,是法国早期哥特建筑的典型。平面宽约47m,长约125m,可容近万人。圣坛上部的尖塔高达90m。 正面是一对高60余米的塔楼,下部有三个尖券门洞。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叶。在德国科隆。平面呈拉丁十字形,长136.5m,宽45.7m,东端为7个小圆龛组成的半圆形卷廊,西立面有一对八角形塔楼,建于1842~1880年,高达150多米。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⑵ 近代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为从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300年间。 主要特征是: 力学和结构理论作指导; 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广泛使用;混凝土、钢材、钢筋砼以及早期的预应力砼得到发展; 施工技术进步很快。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该历史时期,土木工程在理论、材料、施工领域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和重要意义的大事有: 近代科学之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38年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中论述了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和梁的强度,首先用公式表达了梁的设计理论。 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伽利略·伽利雷( Galileo Galilei) 英国科学家牛顿(Newton)在1687年总结了力学三大定律,它们是土木工程设计理论的基础。※ 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爵士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 瑞士数学家欧拉在1744年出版的《曲线的变分法》建立了柱的压屈理论,为分析土木工程结构物的稳定问题奠定了基础。 欧拉(Euler,1707--1783) 1825年纳维建立了土木工程中结构设计的容许应力法;19世纪末里特尔等人提出了极限平衡的概念。这为土木工程的结构理论分析打下了基础。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1850年开始生产。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才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 1856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Henry Bessemer)发明了转炉炼钢法(后称贝塞麦炼钢法),使钢材得以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1867年法国人莫尼埃用铁丝加固混凝土制成花盆,并推广到工程中,建造了一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