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教学精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3.3.《方言》的內容與體例 今本《方言》共十三卷。大致上卷一、二、三、六、七、十是語詞部分。其中有動詞、名詞、形容詞。卷四釋衣服。卷五釋器皿、傢具、農具等。卷八釋動物。卷九釋車船、兵器等。卷十一釋昆蟲。這十一卷體例基本一致,每一詞條之下,都列舉有關方言區的詞相比較,以通語擔任釋詞,各卷詞條數相仿。 卷十二、十三在體例上與前面的大不相同。除個別的詞條外,全部是以一個單詞釋一個或兩個單詞,其性質與《爾雅·釋言》類似。另外,這兩卷所收詞條的數量大大超過前面的各卷。 3.3.4.《方言》的意义 第一,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用個人力量進行全國性方言詞彙調查的一部著作。 揚雄的方言調查幾乎涉及了全國各大方言區。他對方言區的劃分,與當時的地理形勢和行政區域有密切關係。大致有三類:一類大方言區。以關(函谷關)、山(崤山、華山)、河(黃河)、江(長江)為標誌。如“自關而東”、“自山而西”、“自河而北”等,都是大方言區。第二類是次方言區。有以古國為界限的,如秦、晉、趙、魏、等;也有以州郡為界限的,如青、幽、雍、徐等。第三類是小方言區。以河流區域為標誌,如淮、泗、澧、湘等。 3.3.4.《方言》的意义 第二,《方言》為我們了解漢代普通話的詞彙提供了重要依據。 揚雄明確提出了“通語”,又叫“凡語”或“通名”的概念。書中標明為通語或凡語的地方有二三十處。它包涵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指不屬於某一方言區的全國通行普通話。如 娥?: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間曰……好,其通語也。 嫁逝徂適:往也……往,凡語也。 第三章 兩漢時期語言研究 3.1.兩漢語言研究概況 3.1.1兩漢時期語言學發達的原因。 三是當時政府重視小學。識字在漢初是取士的重要標準,而文字錯訛者,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當時由政府出面,還進行了搜集文字和確定“正讀”的工作。 第三章 兩漢時期語言研究 3.2. 《說文解字》 3.2.1. 《説文》成書的歷史背景 政治歷史條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國家設立五經博士。 學術條件:今、古文經學之爭。 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 《春秋考異郵》:“風之為言萌也。其立字蟲動於几中者為風。” 《春秋元命苞》:“地者,易也。言養物懷任,交易變化,含土應節,故其立字土力於乙者為地。” 《春秋元命苞》:“木者陽精,生於陰,故水者木之母也。” 《春秋説師辭》:“星之為言精也,榮也,陽之精也,陽精為日,日分為星,故其字日生為星也。” 第三章 兩漢時期語言研究 3.2.2 作者許慎的生平 許慎,東漢汝南郡人,今河南省郾城縣。 《後漢書·許慎傳》: 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為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卒於家。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 第三章 兩漢時期語言研究 3.2.2 作者許慎的生平 對許慎生平的研究,主要依據《後漢書·許慎傳》、《說文解字·後敘》、《上說文解字書》以及《後漢書·賈逵傳》、《後漢書·西南夷夜郎傳》等。 許慎的生卒年 :漢明帝永平初年(公元58)至漢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之間。 許慎的經歷:入小學。為郡功曹。舉孝廉。任太尉南閣祭酒。再遷,除洨長。 3.2.3.《説文》的版本 唐寫本殘本:木部寫本,安徽黟縣;口部殘簡有二,均為日人所藏 。 李陽冰的刊定本 小徐本和大徐本:南唐徐鍇的《説文解字系傳》(世稱“小徐本”)和宋徐鉉等校定的《説文解字》(“大徐本”) 3.2.3.《説文》的版本 明末毛晉父子翻刻,稱為汲古閣本。清嘉慶十四年孫星衍重刻,稱為平津館本。同治十二年陳昌治又據孫本加以校訂,並改刻為一個篆字列一行。1963年中華書局根據陳刻本為底本,每個篆字之上又增列楷書,另有以筆劃為序的檢字表方便檢閱,這個版本多次印刷。 3.2.4.《説文》的编排和條例 第一,部首。許慎首創部首排列法,將漢字“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使漢字有了科學的分類。此後的字典辭書,多採用部首排列法,但説文的部首是文字學原則部首,而後世的字典辭書则采用檢字法部首。 例如“發” ,“弓”,“癶”。 第二,部的次序。 “始一終亥,據形系聯。”就是根據漢陰陽五行家“萬物生於一,畢終於亥”的說法,從一部開始,到亥部結束來排列部首。所謂“據形系聯”就是把形體相近的部首排列在一起。 也有按意義系聯的,如“齒”、“牙”,“足”、“彳”,形不似而意義近。 第三,《說文》的條例 提要欄:大徐本《説文》每卷之首都有一個提要欄,含以下八個項目:本卷的序數;本書的作者;本書的校定者。這兩項內容不變;本卷的部數;本卷所收的被釋字數目;本卷的重文數目;本卷的總字數;本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