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五、六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使用
2008年(新)
前 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学性状,以及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与人体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
床医学课程及从事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本大纲所列内容为医学本科学生所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为适应现代微生物学发
展的需要,本大纲在05年大纲的基础上对讲授内容进行了精选与调整,力求重点突出,反
映进展,如总论中重点对正常菌群、基因结构、致病物质基础、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新进展、
疫苗的发展等增加了相应内容。各论中对以往重点讲解但目前已少见的疾病如白喉、脊髓灰
质炎等的内容做了必要的删减,并对性病的病原、军团菌、弯曲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增
加了要求,实验教学中增开了新实验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操作的训练。临床医学六年制的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英语词汇,能阅读英语教科书及参考书,用英语
回答问题、书写实验报告及解答试题。课堂讲授要求专业名词、基本概念或定义一律用英文,
考试命题用英文。
教学内容的程序按四大段分述,次序是微生物学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及真菌学。授课方式: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化教学,配合投影片、实物模型等;实验课可配合幻灯
片、录相教学。
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6版)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参考书:
1.Outline of Medical Microbiology,山东大学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2.Medical Microbiology, David Greenwood, (15th Edition), 科学出版社
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1. 掌握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2. 掌握微生物按细胞结构特点的分类。3.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及发展简史,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种类)。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教学学时] 1学时。
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微生物学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与形态。
2.掌握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掌握细菌L型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掌握细菌胞膜及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功能。
3.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熟悉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意义(实验课内容)。
4.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掌握细菌生化反应的概念及其意义,了解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掌握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掌握专性厌氧菌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理。
5.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生长方式与速度。掌握细菌的生长曲线及意义。了解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课内容)。
6.了解细菌的属、种、型、株的概念。[教学内容]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不规则形态(衰退型)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细胞膜与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的组成与功能。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致病性。鞭毛的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其功能。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种类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芽胞的定义、形成、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新陈代谢。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及营养机理。
细菌生长繁殖与生长繁殖: 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生长曲线。细菌的培养(实验课内容)。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学时] 2学时。
第二节 病毒
[目的要求]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点,了解病毒在医学中的重要意义。掌握病毒体的概念和病毒的测量单位。掌握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掌握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3.掌握病毒复制周期各步骤的要点。掌握缺损病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的概念。4.熟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5.了解病毒的分类原则。了解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掌握朊粒的概念。
[教学内容]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核酸、衣壳、包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病毒的菲结构蛋白。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复制周期: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dsDNA病毒,单正链、单负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的特点)、成熟与释放(包膜病毒与无包膜的不同)。病毒的异常增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最新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 备课组长培训会.pptx VIP
-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ppt实用课件.pptx
- 律师事务所实习指导计划和实务训练情况说明.docx VIP
- 《数学物理方法》PPT课件(全).pptx
- 改色和着色玻璃的熔窑操作..ppt
- 英语听力教程2(第三版)张民伦课后习题答案.pdf
- 课件-3.7 《比较不同的土壤》(共29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