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元并存新旧交融—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解读.PDF

多元并存新旧交融—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解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12 多元并存 新旧交融—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的室内 设计解读 过伟敏 魏一菁 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坐落于澳大利亚悉尼城中 的多朗(DOMAIN)公园内,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澳洲、欧洲、亚洲土著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以 及摄影作品。该馆不仅是新南威尔士与悉尼最受欢迎的的艺术博物馆,也是澳大利亚的前沿 文化机构之一。 博物馆从 1879 年始建发展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不仅藏品日臻丰厚, 博物馆建筑长达百年之久的演变也见证了它的发展,新旧建筑的完美结合再现了博物馆的历 史变迁。当我们漫步在其中,感受到的不仅是收藏品所迸发的魅力,也深深地被这种新旧交 织的空间感所吸引,仿佛游走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建筑的历史变迁 该博物馆的前身位于悉尼伊丽莎白街的克拉克礼堂,是由一个舞蹈教室改造而成的艺术 收藏馆。1879 年世界博览会在悉尼召开时,当地政府决定建造一座临时艺术收藏馆,并委 托威廉·沃德尔(William Wardell)设计。沃德尔用铁和木材搭建了九个依次排列的画廊, 这就成为了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历史的起点。时隔不久,在 1885 年由于种种原因,馆中 所有收藏品被转移到多朗公园内由郝布雷·亨特(Horbury Hunt)设计的简陋小屋里展出。 重扩建艺术博物馆势在必行,而进程却非常缓慢和艰辛。经过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争论,博物 馆最终将这个艰巨的任务委托给建筑师沃尔特·弗农(Walter Vernon)。1896 年至 1909 年, 博物馆的前厅、西廊和南侧廊完工。然而这仅完成了弗农设计的一小部分,也就是今日博物 馆的主入口部分。由于资金问题,直到1988年,才由建筑师安德鲁·安德森(Andrew Anderson) 继续完成博物馆的扩建。 而一百多年后,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Johnson)继弗农和安德森之后成为了博物 馆第三任的建筑师,2003 年新建的亚洲展厅就成为了他和前两任建筑师对话的平台。不同 时代的建筑空间是如何并置共生的?多元并存、新旧交融是该艺术博物馆建筑最大的空间特 点,亦是其建筑得以持续发展的契机。 二.室内设计的特色 自 1885 年搬迁到多朗公园内的简陋小屋到目前拥有 15 个大小展厅,该博物馆建筑经历了三 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到,每个阶段因社会历史背景和建筑师的理念不同,建筑室内空 间风格也随着时间更替展现出多元并存、新旧交融的特点。 转载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多元化的室内风格 弗农设计的古希腊风格的博物馆南廊沿街展开,六根爱奥尼柱将主入口修饰的朴实庄 严。椭圆形的入口大厅被精心雕琢的大理石柱、装饰线脚所包裹,弥漫着高贵华丽的气息; 两侧的左右廊有机地运用了穹顶、拱券和欧式的立柱与线脚等传统装饰元素,显得多而不繁, 给展示空间创造了典雅细腻的氛围。其室内空间的装饰趋于简化的做法,留存着早期现代主 义建筑思想的印记。而室内空间分割则依然延续了传统欧洲对称的形式,廊道被分成四个大 厅,通过拱门相互连接。现在该部分展厅挂满了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欧洲的绘画作品,当参 观者穿行在这古典风格的画廊中,宛如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1988 年,安德森在弗农设计的南廊后建起了高达五层的主体建筑,完成了博物馆的东 部和北廊扩建。为了不影响主入口立面的完整性,主体部分设三层地下室,地面建筑只有两 层高,各层之间通过楼梯和中庭相互连接。安德森设计的室内空间秉承了现代派简洁的风格, 大量运用了混凝土和玻璃等新建材,没有丝毫线脚的装饰,完全是材质最纯净的表现。室内 划分以大空间为主,通过顶棚上正方形的模块天花板运用,使展厅的隔墙和灯光系统可以灵 活移动。自由组合空间成了改扩建后博物馆室内最大的特色。 2003 年,由约翰逊设计的新亚洲画廊开放,这标志着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又迈上了一个 新的台阶。新亚洲画廊是一个半透明玻璃结构的建筑,如同伸出的臂膀高高架于原主楼之上, 与石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